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痰形成的部位是(  )
A.鼻腔B.C.气管和支气管D.食道黏膜

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解答 解: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
故选:C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生理盐水、碘液B.清水、碘液C.生理盐水、清水D.碘液、碘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动物的受精方式属于体外受精的是(  )
A.青蛙B.蝴蝶C.麻雀D.蝗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下面几个步骤非常重要,请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构成,有利于它运动灵活.因此它属于环节动物.又因为体内无脊柱,因此蚯蚓又属于无脊椎 动物.
(2)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的感觉,这是摸到了刚毛.
(3)在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了维持其正常的呼吸.
(4)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洞穴内被水淹没,而蚯蚓依靠体表呼吸,爬到地面上来以便于获得充足的氧气.
(5)蚯蚓在运动时靠体壁中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同时还要有刚毛来配合支撑身体.
(6)实验完成后,应将蚯蚓怎样处理?将蚯蚓放回适宜的自然环境.
(7)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乙瓶.
②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水分.
③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毫升清水,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有促进作用,应选用1和3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为什么要放在37℃水浴中模拟口腔的温度,酶的活性最强.
(3)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的不变蓝,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全部变成了麦芽糖.
(4)若“加入碘液”步骤放在“保温”前,1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先变蓝后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蝉和小龙虾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
A.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B.都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C.身体都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D.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6.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是某被子植物生活史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被子植物的一生开始于受精卵的形成.
(2)图中②→③过程表示种子的萌发,该过程所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量的水.
(3)图中①所示的【3】子房将发育果实.
(4)③→④过程中,若植株生长矮小,叶片发黄,可能是缺少含氮的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