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是心脏及其连接的血管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后的是________
(2)血管【6】中流动的是_______血。
(3)与【2】腔相连接的是________填血管名称)。
(4)血液只能从【1】流向【2】,从【3】流向【4】,是因为它们之间有_______,只能单方向开发。
(5)若腮腺发炎,为了消炎在上臂进行静脉注射后,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四个腔中的_________。
【答案】 4 动脉 肺动脉 瓣膜 右心房
【解析】图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5是上腔静脉,6是主动脉,7是肺静脉,(1)心脏的四个腔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4左心室壁比2右心室壁要厚;
(2)在肺部的毛细血管部位,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含氧丰富,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血液进入肺静脉,再到左心房,再到左心室,再到主动脉,从主动脉流向全身各级动脉,再到全身各处毛细血管,此时毛细血管中的氧气通过扩散进入组织细胞,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较少的静脉血;此时含氧较少的静脉血流到全身各级静脉,再流入上、下腔静脉,再流入右心房,再流向右心室,所以[6]主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3)与右心室相连接的是肺动脉;(4)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不能倒流;(5)采用静脉注射,血液流经心脏和血管的途径: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腮部静脉,所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1右心房。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今年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由于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呈上升趋势,青少年注意用眼卫生,应从我做起.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也看不到,片刻后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图中[③] 变大.
(2)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物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角膜、视网膜 B、晶状体、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3)青少年应注意上网和看电视时间不要太长,避免眼睛因过度疲劳引起 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就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就是近视眼.近视眼需要佩戴 加以矫正.应如何预防近视? .(写出一种措施即可)
(4)司机看见红灯将车停下,这是一种复杂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4年西非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感染人数超过2.6万人,死亡人数1.1万人。西非埃博拉疫情发生后,我国医务工作者迅速出击,对西非实行人道主义救助。据有关专家研究,埃博拉病毒(见下图)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途径。
材料二:据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12月28日宣布,由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研究员团队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在非洲塞拉利昂开展的500例临床试验取得成功。
(1)埃博拉病毒与引起肺结核的结核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为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在对埃博拉患者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将患者及时隔离。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3)为有效控制埃博拉疫情,陈薇研究员团队研发出了埃博拉疫苗。下面是疫苗在临床试验之前,用小白鼠进行实验的过程: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20只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实验步骤见下表:
组别 | 疫苗注射情况 | 30天后 | 病毒注射情况 | 患病情况 |
甲组 | 注射埃博拉研发疫苗 | 未患病 | 注射较强埃博拉病毒 | 9只未患病 |
乙组 | 不注射疫苗 | 未患病 | 注射较强埃博拉病毒 | 10只均患病 |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 。
②实验结果说明,注射埃博拉疫苗对埃博拉传染病具有 作用。其原理是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体内的 细胞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粒,用刀片将其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的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是( )。
A.果皮和种皮 B.胚
C.胚乳 D.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