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的是(  )
A.蛔虫B.小麦C.蘑菇D.阳光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解答 解:A、蛔虫是消费者;
B、小麦是生产者;
C、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的;
D、阳光是非生物因素.
  因此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的是蘑菇.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以及物质循环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能够在水中游泳的哺乳动物是(  )
A.海马B.鲸鱼C.章鱼D.大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观察显微镜结构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1]目镜和[4]物镜;
(2)对光时,先转动[3]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转动[7]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最后转动反光镜.若光线较弱,为了增加进光量,应使用凹面反光镜(填“平面”或“凹面”),直至看到白亮视野.
(3)放置好玻片标本,然后转动[14]粗准焦螺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若使物像更加清楚可进一步转动[13]细准焦螺旋.
(4)小华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时,在视野中看到有一黑点,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黑点都没有动,因此可以断定黑点最可能在目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则在透明纸上写的是(  )
A.pB.dC.bD.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为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请据图回答问题:
(1)[G]物镜的功能是放大物像,[G]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G]与镜头[D]的区别是镜头[G]上有螺纹.
(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时镜臂不能太倾斜,以免装片内的水分流出.
(3)该同学使用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他所观察的细胞的放大倍数是400倍.
(4)如果视野太暗,可以同时使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使视野变亮.
(5)该同学找到的细胞不太清晰,他可以调节[B]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6)高倍镜下的视野与低倍镜下相比,看到的视野较暗(填“亮”或“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面对骨骼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骨骼肌和肌腹组成
B.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相邻的骨上
C.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D.骨骼肌受到刺激后能收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李涛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两条松紧带[3]、[4]和一颗螺钉[5]制作的肌肉牵拉运动模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2]相当于两块骨,[3]、[4]相当于骨骼肌,[5]相当于关节.
(2)根据图中箭头判断,此时的[4]应处于收缩状态,[3]应处于舒张状态.
(3)如果[5]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屈肘动作.
(4)图中[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在[1]、[2]两块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肌腱绕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5)以上模型说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种肌群之间的互相配合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体温恒定B.用肺呼吸C.体内都有脊柱D.胎生、哺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为关节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注明各部分名称:
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软骨;④关节头;⑤关节窝.
(2)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3)关节内滑液的作用是D
A.润滑关节软骨            B.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C.使关节运动灵活自如      D.以上三项全是
(4)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很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A.加强关节的牢固性        B.加强关节的灵活性
C.加强关节的伸展性        D.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的数量
(5)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的[①]关节囊和韧带.
(6)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图中[①]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