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表是人体不同部位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物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氧气 | 30 | 102 | 40 | 98 |
二氧化碳 | 50 | 40 | 46 | 42 |
A. ①代表肺泡处 B. ②表示流经大脑的血液
C. ③代表组织细胞 D. ④表示肺静脉内的血液
【答案】D
【解析】
(1)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因此动脉血比静脉血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少。(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结果血液由含氧气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因此肺泡内氧气含量最多,二氧化碳含量最少。(3)组织细胞和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高于氧气的含量,特别是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4)通过表格信息可知,①③含氧量低于二氧化碳的量,属于静脉血,②④含氧量高于二氧化碳的量,属于动脉血,结合选项进行解答。
组织细胞和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高于氧气的含量,特别是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因此,表中能代表组织细胞的序号是①,A错误;流经大脑的血液是含氧量相对较高的动脉血,但是不是含氧量最高的;而肺泡内氧气含量最多,二氧化碳含量最少,因此,②代表肺泡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B错误;组织细胞和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都高于氧气的含量,并且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③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C错误;动脉血比静脉血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少,因此,表中④能代表肺静脉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D正确。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你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即SAKS病毒)引起的。其传播特点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空气传播。专家建议,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对“非典”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要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工作和生活场所进行通风、消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材料二:退休的姜教授不幸感染非典型肺炎。患病后,姜教授在自己身上大胆实验,很多“非典”患者注射其痊愈后的血清,最后战胜了病魔,很快康复出院,为救治“非典”病人开辟了一条新路。
(1)由以上材料可知,姜教授感染了“非典”,那么,他在患病前后,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应分别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
(2)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角度看,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生活和工作场所进行通风、消毒,这些措施是为了________;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属于________。
(3)在免疫学上,“SARA”病毒相当于________,进入“非典”病人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人们可根据此研究制造出“非典”疫苗,给易感人群进行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免疫力。从杀灭病原体的种类数看,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小明决定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请帮助他完成下面实验方案:
(1)设计实验方案:①请你用文字或绘图等你喜欢的形式,将你的实验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2)在实验中你准备选_____只鼠妇,你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
(3)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实验结论,共统计10次。请你设计一个表格,便于将你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具体的实验数据不用填写)。
(4)如果实验结果支持假设,那么实验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________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生物圈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________。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________和________的丧失。因此,保护______________,保护____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说出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1)身体部分出现了________,可使头部灵活地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2)________发达,能满足陆地生活对氧的需求。
(3)卵表面有坚韧的________,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
(4)体表覆盖着角质的________,可减少体内________的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后,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与对应的解决方法作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像偏左方——向左移动玻片 B. 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C. 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D. 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界中有些植物茎内一部分细胞能够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使茎不断长粗,这一部分细胞在茎的( )内。
A. 木质部 B. 韧皮部 C. 形成层 D. 表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