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数目、种类增多
B.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C.分化后的细胞有的也可以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遗传的变异的是( )
A.加强水肥管理,使作物生长健壮 B.进行品种杂交,之后进行选育
C.用射线和药物处理种子后进行选育 D.挑选牛群中肉质佳的进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然灾害之后发生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通用的划分,一般包括5个方面的疾病:和水密切相关的疾病;和人群密集相关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灾害相关的其他疾病;因为供给中断(比如水和食物)带来的疾病。
材料二:汶川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向灾区调拨了大批防疫物资,抽取了大批卫生防疫人员实施灾后防疫,防疫专家们也特别提出了十大防疫注意事项,以防止“大灾过后必有大疫”。目前无聚集性病例发生。
(1)地震后,灾区严重缺乏清洁饮用水。一般情况下,水源污染最多的是因为大肠杆菌污染所导致的,大肠杆菌与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是 。
(2)防疫专家指出,要严格消毒饮用水及食物,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后要洗手,严防病从口入,这些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参加救援的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和卫生防疫人员在进入灾区前,要提前注射破伤风疫苗,以便使机体产生相应的 ,防止外伤对救援人员造成大的伤害,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由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昆虫、鸟类,另外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的圈层是( )
A. 大气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生物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疟疾是20世纪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其病原体疟原虫是一种原始的,寄生性单细胞动物,由按蚊叮咬传播。人类治疗疟疾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以屠呦呦为首的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为表彰她的突出贡献。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首位获得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资料二】在治疗疟疾的过程中,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形成,40%的世界人口处于罹患对其他药物具有抗药性的风险之中,2001年,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恶性疟疾原虫也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我国自主研制的“重组疟疾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根据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播类型上看,疟疾属于_________传染病,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注射青蒿素治疗疟疾属于______________,健康人群注射该疫苗属于________。
(2)在资料二中,如果“重组疟疾疫苗”获得成功后,健康人群注射该疫苗,体内将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______,从而获得对疟疾的免疫能力。在治疗疟疾过程中,疟原虫逐渐出现抗药性,从进化角度分析,疟原虫出现抗药性是______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分成2等份。
②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③取2只洁净试管,编为1号和2号,分别加入等量馒头碎屑,然后向1号试管加入2毫升清水,向2号试管加入唾液,充分振荡,将两只试管同时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④取出2只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仔细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1)小明应向2号试管加入________唾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要用37℃的温水为试管保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实验现象:1号试管________,2号试管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推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属于__________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地震中救出的某些受伤人员,医生通常需要进行人工呼吸,使其恢复自主呼吸.其原理是通过呼吸运动,使肺实现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下面关于平静时呼吸中相关项目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 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D. 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