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关于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动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组成自身物质

B.进入动物体内的有机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并释放能量

C.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使这些植物能够顺利地繁殖后代

D.动物的遗体可以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

【答案】C

【解析】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AB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BD正确。

C.动物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说明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发展中,形成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关系,与物质循环无直接联系,C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扇贝、河蚌等双壳类动物通过身体的吸水管和入水管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B.“淡水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都用鳃呼吸,海水鱼鲸鱼、鲨鱼都用肺呼吸

C.昆虫的头部有口器,既可以摄取食物,又可以进行呼吸

D.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资源保护的问题:

(1)我国的动物资源面临着严重威胁,主要是由于______引起的生物环境破坏,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请例举一种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______

(2)为了保护动物的多样性,需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措施。其中保护动物的_____多样性是基础。

(3)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中,______是最有效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鹰和鱼均属于脊椎动物B.前肢演变成翼是鹰适于飞行的特征

C.鹰和鱼均属于恒温动物D.用鳍游泳是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没有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也能进行。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福州闽江口湿地——“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植物类群丰富,不仅有鱼、虾, 还有田螺等贝类的栖息地,更是鸟类的天堂。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越冬候鸟飞临此地栖息,其中包括黑脸琵鹭、中华凤头燕鸥、东方白鹳、卷羽鹈鹕等珍稀濒危物种。

(1)若湿地遭破坏,会直接威胁到鸟类的生存,说明生物与其生活的_____是统一的整体。

(2)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自然界将失去许多宝贵的基因。因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_____的多样性。

(3)田螺身体柔软,其贝壳是由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4)中华凤头燕鸥等鸟类飞临此地栖息,靠的是发达的_____牵动双翼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人工繁育B.易地保护

C.法制教育和管理D.建立自然保护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完全变态:卵→_____→成虫,不经过_____。举例: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蝗虫的若虫称之为_____)注意:这里的“卵”指_____。昆虫为何蜕皮:因为_____限制了身体的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小麦和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我国人民通过不断努力,培育了许多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的典型实例。

2)有人对水稻、小麦和大豆进行分类,整理如下表所示。

分类单位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稻种

小麦种

大豆种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

禾本科

豆科

禾本目

豆目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门

植物界

上表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生物分类单位是_______,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表中水稻和_______的亲缘关系更近。一般不同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_____(填“大”或“小”),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__________(填“近”或“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