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某城区的几处小学出现了流行性腮腺炎疫情.防疫部门针对此情况,及时给在校的小学生注射了腮腺炎疫苗,这种免疫类型和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   控制传染源B.非特异性免疫  保护易感人群
C.特异性免疫    控制传染源D.特异性免疫   保护易感人群

分析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5)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

解答 解: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腮腺炎疫苗的是一种抗原;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注射疫苗后体内产生了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相应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所以及时给在校的小学生注射了腮腺炎疫苗,这种免疫类型和预防措施分别属于特异性免疫   保护易感人群.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疫苗免疫的原理、抗原抗体的概念以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表示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分析回答:图示甲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交换;乙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交换;A到B的血液成分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处的血液成分变化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小明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过程,以及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图中,A和B滴加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和碘液,进行B过程的目的是便于观察细胞核.
(2)乙图中,当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2]物镜;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找到物像后,可以调节[5]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观察中,若光线过强,可以调节反光镜的平面镜和遮光器的小光圈,使视野暗一些,若此时使用的目镜、物镜分别是5×和1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50倍.
(3)丙表示小明观察到的视野中物像,你认为物像出现的问题是气泡过多,为减少该问题的发生,你认为正确的操作方式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5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
试管物质温度时间碘液现象
A馒头碎屑+清水37℃3分钟
B馒头碎屑+唾液37℃1分钟变蓝
C馒头碎屑+唾液37℃2分钟部分变蓝
D馒头碎屑+唾液37℃3分钟不变蓝
E馒头碎屑+唾液0℃3分钟变蓝
(1)如果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碎屑的影响,应选择A和D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变蓝(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3)A和E可否构成一组科学的探究实验?不行,原因是实验中有两个变量.
(4)通过实验可知,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以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5)根据第(4)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b.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生产生活最好,下列哪项措施是为了降低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  )
A.为农田里的植物松土B.晒干粮食储存
C.用粗糙的泥胎花盆养花D.大雨后给农田及时排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老师把大肠杆菌装片与菠菜表皮细胞装片交给某同学观察、但是标签严重磨损无法分辨哪一个是大肠杆菌永久装片,用显微镜区分这两个标本的依据是,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  )
A.细胞壁B.细胞膜C.成形的细胞核D.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面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葡萄糖,它被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2)致病细菌一般不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这是因为消化道的分泌物(如胃酸等)有杀菌作用,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在组织细胞中,物质a被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线粒体中进行的.
(4)物质b从肺泡进入其周围的毛细血管依据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该过程至少要通过2层细胞.
(5)肾小囊腔内液体与血浆相比,缺少的成分主要是大分子蛋白质.某人肾脏功能正常,摄入糖类也在正常范围内,但在其尿液中发现了葡萄糖,该情况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图甲是心脏解剖图,图乙中A、B、C、D分别表示人体的四个系统,序号①-⑦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你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把③注入水,水会从[⑤]主动脉流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出生时①与⑦之间有一个洞,这种心脏缺陷会使动脉血和静脉血出现混合,而导致循环系统输送氧能力降低.
(2)图乙中,在A系统内,完成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经过③过程,血液成分的主要变化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图乙中,有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使C系统中的液体呈红色,这种蛋白质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吃甘蔗要先削去其坚硬的外皮,从结构层次看,甘蔗坚硬的外皮主要是(  )
A.保护组织B.分生组织C.营养组织D.输导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