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6所指的是肺静脉血管,7所指的是主动脉血管.
(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肺循环;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
(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4)试总结毛细血管处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

分析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动最慢.这样的结构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4)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中,1是右心房、2是右心室、3是左心房、4是左心室、5是肺动脉、6是肺静脉、7是主动脉、8是上、下腔静脉.

解答 解:(1)图中的6所指的是肺静脉血管,7所指的是主动脉血管.
(2)血液由2右心室射出,流经5肺动脉、6肺静脉到3左心房的循环途径叫肺循环;血液由4左心室射出,流经7主动脉、8上下腔静脉至1右心房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
(3)由M到N处,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4)毛细血管处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是: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故答案为:(1)肺静脉;主动脉;
(2)肺循环;体循环;
(3)动脉;静脉;
(4)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最薄、管腔最细、血流速度最慢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变化,以及正确认识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和各箭头的含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兄弟两人的皮肤中都有黑色素细胞,能正常产生黑色素,但老大长期在野外工作,老二长期在室内工作,兄弟二人的性状差异是(  )引起的.
A.遗传物质B.基因突变C.环境因素D.人的愿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反射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对此,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所有反射都要受大脑的控制
C.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
D.人体通过各种反射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只白山羊生出了一只黑山羊这是变异现象
B.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变异有可遗传的变异也有不可遗传的变异
D.变异可能产生新的物种类型,使生物不断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编号①、②、③、④所指的是心脏各腔,字母A、B、C、D、E、F、G、H所指的是各血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中的编号和字母写出肺循环途径:②→A→B→D→③.
(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收缩力最强的是[④]左心室.为防止血液倒流在心脏的上下腔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 
(3)某同学上肢受伤,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药物到达伤口要经历的循环是D
A.只有体循环            B.只有肺循环
C.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    D.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哪项不属于遗传病(  )
A.苯丙铜尿症B.血友病C.糖尿病D.白化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请将下列食品的保存方式与对应使用的生物技术连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婴儿从母乳中获得抗体B.患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C.白细胞吞噬病原体D.接种卡介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保证人体内血液能按一定方向流动的因素是(  )
A.房室瓣+动脉瓣B.动脉瓣+静脉瓣
C.房室瓣+静脉瓣D.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