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饮食店使用的餐具基本上都是消毒餐具,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角度分析,对餐具进行消毒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D. 前面三项都是

【答案】B

【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所以对餐具进行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切断传播途径。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移栽茄子秧、黄瓜秧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A.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有利于秧苗根的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管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____,消化的产物是______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 mL

2 mL

滴加碘液

2

2

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 mL

温度条件

37

?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____。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_作用。

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_____ ℃。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濮塘自然风景区位于我市东部的濮塘山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这里峰峦重叠,沟谷纵横,景观集中;山上林木葱笼,蔽天盖地;山间小道密布,蜿蜒曲折。下列关于濮塘自然风景区的表述,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风景区里的竹子和清泉B.风景区里的山山水水

C.风景区里的树木和动物D.整个濮塘自然风景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雷鸟生活在冻原地区,其羽毛的颜色因季节而异。冬季羽毛呈白色,与雪地相一致;春夏则为有横斑的灰或褐色,以配合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这种现象主要体现的是(  )

A.生物依赖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20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 也是直接了当的解决方法:喷射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与此同时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大量繁殖起来。在其一手造成的有大规模爆发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面前,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000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一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

1)若按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划分,蚊子属于____________

蚊子腹部有气体交换的器官:______

2)壁虎和老鼠这两种生物中,____属于恒温动物。

3)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说明理由。____________(能、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

4)猫属于_________动物,其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身体分节,属于节肢动物B. 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C. 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D. 能疏松土壤,减少土壤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B.大树底下好乘凉

C.仙人掌的叶变成刺D.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男生女是由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