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做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时,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是12-14次.× (判断对错)

分析 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

解答 解: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
故答案为:×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人工呼吸的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将濒临危物种迁出原地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物种库D.建立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如何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你的方案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请写出该生理活动的反应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比较,则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通过其体内的导管运输的,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于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所产生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哪三个结构BCD(填写图中标号)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遗传信息在D中.
(2)图1中哪两个结构AE(填写图中标号)和叶绿体是该细胞所特有的.
(3)图2是动物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为了治理小清河污染问题,滨州市实施了“清洁家园”工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图是小清河水域生态系统中五种生物体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水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丙→甲→乙→丁→戊.
(2)流经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3)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最少的是戊,这是因为能量流动的物点是单向性和逐级递减.
(4)铅中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般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物生是戊.
(5)该食物链和分解者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6)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当眼睛从看远处物体转为看近处物体时,下列变化正确的是(  )
A.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B.睫状肌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大
C.睫状肌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D.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W 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形成的物像位置以及矫正方式是(  )
A.在视网膜的前方,配戴凹透镜B.在视网膜的前方,配戴凸透镜
C.在视网膜的后方,配戴凹透镜D.在视网膜的后方,配戴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我们的家乡峨眉山风景优美,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著名的枯叶蝶形似枯叶,拟态逼真,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景区植物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被誉为“天然的生态氧吧”,是养生胜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