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图中没有标出的生物成分是 。
(2)鹰与蛇除构成捕食关系外,还可以构成 关系。
(3)当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后,鹰体内富集的农药会最多。
(4)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娄底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医用常用膝跳反射诊断被检测者神经系统是否受损,图一为该反射示意图,眼镜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镜,图二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用橡皮植叩击图一中的①处(填图中数字),若小腿弹起,说明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完整.
(2)该反射弧的结构是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3)该反射是否有大脑皮层参与否(填“是”或“否”)
(4)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结合上图二请说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图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临西县一中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和体重 B.桃的红花和梨的白花
C.兔的黑毛和长毛 D.人的有酒窝和无酒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衢州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小江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 。
(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
(3)小江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都是因为土壤中缺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衢州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绿色生活”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南充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让我们认识到“舌尖上的安全”更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易滋生细菌
B.酸奶是一种有益的乳制品,但也要注意保存方式和保质期
C.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食用
D.为了预防禽流感,我们不能食用煮熟的鸡蛋和鸡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南充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其正确的步骤为(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③⑤⑥④ C. ③①②⑥④⑤ D. ①③②⑥⑤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人身份已经确定为汉武帝刘彻和孙子刘贺.近期,考古工作者又在墓中发现了刘贺的牙齿,专家认为,通过对刘贺的牙齿进行DNA检测,可以开展相关生物学研究。
材料二:我省婺源县境内有典型的、较大面积的天然常绿阔叶林,林内物种多样,生态系统相对未定,为世界级濒危动物蓝冠噪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是他们生存和繁衍的场所.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1)在人类生殖过程中,父母会通过生殖细胞将自己的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那么刘贺具备的遗传信息有 分之一来自其祖父刘彻。
(2)由于长期从事精细工作,考古工作者具备了一些特有的技能,这些技能从获得途径上属于 行为。
(3)蓝冠噪鹛具有辅助呼吸的气囊,属于脊椎动物类群中的 。
(4)资料二中“林内物种多样,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两个内涵,生物多样性还有一个内涵是 .而“良禽择木而栖”则是蓝冠噪鹛长期 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员,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人类在生物圈中所扮演的角色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