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内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B. 病毒第二次侵染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C. 第一次侵染后形成的免疫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人体产生的抗体对多种病毒都有免疫作用
【答案】B
【解析】人体内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A错误;
首次感染时,病毒侵入人体,刺激人体的淋巴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即抗体;随着病毒的增殖,抗体也慢慢增加,呈上升趋势,其后抗体开始与相应抗原结合从而使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抗体慢慢减少.当第二次,同样的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刚开始繁殖,抗体的数量便会急剧膨胀,比病毒要多得多,消灭病毒,然后病毒开始减少,抗体也随之减少,第二次抗体的增值要比第一次大的多,B正确;
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因此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于特异性免疫,不是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D错误。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人腿部受伤出血,血为鲜红色,呈喷射状流出,该血管名称和止血部位分别是( )
A.静脉和远心端 B.动脉和远心端 C.静脉和近心端 D.动脉和近心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芬同学计划跟团去西藏旅游,医生建议她取消行程。原因是高原反应可能危及她的生命。请你帮她分析,并据图回答
(1)医生测得她的血压为21.3/13.3 KPa(正常值为l8.7~12/12~6.7KPa),则她患_______。(填“高血压”或 “低血压”)
(2)进入高原后,人的呼吸频率会加快。空气进入肺的过程①是通过_______运动实现的。
(3)经过②_______后,肺部毛细血管的血液变成含氧多的___血流回心脏的[____ ]。
(4)氧气在血液运输过程中由红细胞中的_______携带。
(5)高原反应过程中,心率增加,由[D] _______搏出的血量增加,加重血管负担,小芬同学可能会因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
(6)经过④后,组织细胞获得氧气,进行__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释放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只有A
B. 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Ⅰ,它与图甲中的C生理活动相对应
C. 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D. 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的A生理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血液通过组织细胞处的血管时,氧气的含量发生变化,图中纵坐标表示氧气含量,横坐标表示由主动脉→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表示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选取生长正常的天竺葵叶片进行如图9-31中甲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设置了________组对照实验。
(2)通过上述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式a和式b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活动。式b中能量来源是式a中的__________。
(4)分析图乙,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强度受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5)针对甲实验,对于温室里种植的作物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答出一条)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