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请阅读下面材料:

甲型H1N1流毒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李兵同学出现发热、咳嗽、喉痛、头疼、疲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患上甲型H1N1流感。老师为此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李兵同学回家治疗;要求学生经常洗手洗脸,搞好个人卫生;要求学生经常打开教室窗户通风;要求学生上、下学路上要戴口罩;要求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要求学生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建议部分体质弱的学生打流感疫苗。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老师让患病的李兵同学回家治疗,以防止班级其他同学感染此病。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上考虑,此时李兵同学应属于____

2)在老师采取的系列措施中,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____(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____(填序号)。

3)尽管是传染病高发期,但大部分同学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____组成。

4)接种疫苗属于计划免疫,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该蛋白质叫做____,凡是能引起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做____

【答案】传染源 ②③④ ⑤⑥⑦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抗体 抗原

【解析】

(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
(2)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因此,老师让患病的李兵同学回家治疗,以防止班级其他同学感染此病。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上考虑,此时李兵同学应属于传染源。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①要求李兵同学回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②要求学生经常洗手洗脸,搞好个人卫生、③要求学生经常打开教室窗户通风、④要求学生上、下学路上要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⑤要求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⑥要求学生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去、⑦建议部分体质弱的学生打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尽管是传染病高发期,但大部分同学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4)接种疫苗属于计划免疫,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做抗体,凡是能引起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做抗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中,由废旧电池污染所致的是( )。

A.饮用水中带有霍乱病菌B.水中藻类迅速繁殖,使鱼类窒息而死

C.农民长期食用含铜的水稻而出现慢性中毒D.渤海海域出现赤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家鸽的生殖发育方式比青蛙的高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①卵生 ②胎生 ③体内受精 ④体外受精

⑤卵外有卵壳保护 ⑥有孵卵、育雏行为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①③⑥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麻雀、燕子是我们华北地区常见的鸟,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

①体表覆羽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善于飞行 ⑤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⑥前肢变成翼

A. ①②⑤ B. ①②⑥ C. ①③⑥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血红蛋白是一种富含铁的蛋白质,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______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防止水土流失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那么开发新药属于________,提供食物又属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来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____的改变和自身________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分析有关问题: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A

馒头块2

2毫升

0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B

馒头碎屑2

0毫升

2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C

馒头碎屑2

2毫升

0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1)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请分别写出3支试管中颜色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A试管滴加碘液后 ,为什么?

B试管滴加碘液后 ,为什么?

C试管滴加碘液后 ,为什么?

2AB是一组对照实验吗? ,为什么?

3AC的实验变量是:

4)为什么要将三只试管放入37°温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5x,物镜是8x,第二次使用的目镜是20x,物镜是45x,那么第二次看到的结果是(  )

A.细胞变小,数目增多B.细胞变小,数目减少

C.细胞变大,数目增多D.细胞变大,数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