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疟疾是由于感染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导致的,它会侵袭人体的红细胞,导致发烧等症状,其传播媒介是按蚊,通常用氯喹来进行治疗,但疗效越来越不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团队研制出的青嵩素对疟疾有很好的疗效
材料二:据《信息时报》5月14日报道,全球首例头部移植手术预计2017年12月在中国进行,手术的难点在于脊髓如何再次连接入脑,若产生排斥反应,将会导致手术的失败,干细胞在这里扮演着关键性作用
(1)由材料一可知,从传播途径来分,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从传染病的传播来看,按蚊属于传播途径(填病原体或传播途径)
(2)长期用氯喹来治疗,会使单细胞寄生虫产生更多的耐药性个体,导致疗效下降,这可以用达尔文的“自然学说”学说来解释
(3)材料二中的头部移植手术,从免疫角度分析捐献者的“头”属于抗原(填抗原或抗体),移植时可能会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称为特异性免疫.

分析 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解答 解:(1)传染病可以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蚊子应该属于传染病流行的传播途径.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长期用氯喹来治疗,会使单细胞寄生虫产生更多的耐药性个体,导致疗效下降,这可以用达尔文的“自然学说”学说来解释.
(3)移入的“头”对于病人来说是非己的成分,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血液;传播途径;
(2)自然学说;
(3)抗原;特异性免疫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抗体以及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必须人为控制的变量是(  )
A.水蚤的数量B.烟草浸出液的浓度
C.水蚤的心率D.环境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是否耗能B.能否运动C.能否说话D.能否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昆虫中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一项是(  )
①家蚕 ②蜜蜂 ③蟋蟀 ④蝗虫 ⑤蝴蝶 ⑥蟑螂.
A.②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④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移栽树木时,给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吊瓶的针头应插到茎的(  )
A.树皮B.形成层C.木质部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结构内的单位液体中尿素含量最多的是(  )
A.入球小动脉B.出球小动脉C.肾静脉D.肾小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
(1)如图1所示的部分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D
A.②③④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③④②①
(2)如图1的操作步骤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装片内出现图2所示现象,则最可能出错的步骤是1.
(3)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4)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为使视野中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3中的C
A.①B.②C.③D.④
(5)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番茄果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艾滋病主要通过握手等体表接触而感染
B.艾滋病毒携带者属于传染源
C.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方法是注射疫苗
D.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网循环流动的×(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