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近视是指晶状体曲度过大,使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戴凹透镜矫正.

分析 (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

解答 解:近视是指晶状体曲度过大,使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戴凹透镜矫正.
故答案为:前方; 凹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  )
A.阳光B.小麦C.蚜虫D.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中①、②表示两种构成生物的细胞,③、④表示两种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区别于②的主要特点是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B.③的细胞结构区别于①、②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③是单细胞生物,④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D.③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马戏团里的特型演员A某,多才多艺,他虽已成年,但身高才70cm,他患的可能是(  )
A.呆小症B.侏儒症C.糖尿病D.肢端肥大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7.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喉.×(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馒头在口腔咀嚼变碎后会变甜,为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有关,进行了如表的探究实验步骤,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
加入物质馒头碎+2毫升唾液馒头碎+2毫升清水馒头块+2毫升唾液
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10分钟37℃水浴10分钟37℃水浴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2滴2滴
(1)只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的作用时,把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处理作为实验对照.
(2)只探究“唾液”的作用时,把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处理作为实验对照
(3)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不变蓝色,这说明馒头的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和唾液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南瓜植株生长旺盛时,每天要从根吸收大量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时(  )
A.组成植物体B.留在植物体内C.蒸腾作用散失D.用于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昆虫特别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食物缺少B.长期自然选择C.人工选择D.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世世代代有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B.人体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部位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C.人口的数量越少,人口的素质就越高
D.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青年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