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与实物相反,上下倒置,左右反向.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有黑边的圆形,轻压可以变形移动,细胞没有.
解答 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②③.
(2)因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图甲物像偏左,应向右移动,因此装片应该向左平行移动.
(3)乙同学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没有气泡,而甲同学观察到的视野中有气泡(圆形有黑边的气泡),因此乙同学的观察效果好.另一同学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气泡,为了避免气泡的产生盖片时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就会发现水滴会沿着盖玻片的边缘向两边散开,这时慢慢地把盖玻片放平,水就会从一侧均匀地赶向另一侧,不容易产生气泡,盖盖玻片时过快会产生气泡.
故答案为:(1)②③(顺序可颠倒)
(2)左方
(3)乙;气泡;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会对显微镜使用的某一环节作出解释.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根毛细胞数量多,吸收面积大 | |
B. | 液泡大,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 |
C. | 液泡大,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 |
D. | 根毛细胞与土壤颗粒能够紧密接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 |
B. |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 |
C. |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 |
D. |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子宫内膜 | B. | 羊水 | C. | 胎盘 | D. | 输卵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