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下列生态危机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是( )
A.洪涝酸雨B.温室效应C.汞、镉中毒D.砍伐森林
【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富集作用。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据此解答即可。
A、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但是不会通过食物链富集,A错误。
B、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到大气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也不会通过食物链富集,B错误。
C、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汞与镉、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所以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能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C正确。
D、砍伐森林不会通过食物链富集,D错误。
故选:C。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一条染色体中有多个DNA分子B. DNA是染色体上的一些片段
C. 一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基因D.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湿纱布包裹小金鱼的鱼头和鱼身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B.判断小动脉的依据是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C.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D.由于毛细血管太细了,所以实验中只能看到动脉和静脉,看不到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试管 | 加入的物质2ml | 水温°C | 滴加试剂 | 实验现象 |
1 | 淀粉糊、清水 | 37 | 碘液 | ① |
2 | 淀粉糊、唾液 | 37 | 碘液 | ② |
3 | 淀粉糊、唾液 | 0 | 碘液 | ③ |
4 | 淀粉糊、唾液 | 75 | 碘液 | ④ |
(1)写出实验现象: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要求填写“变蓝”或“不变蓝”)。
(2)1号试管是2号试管的_____。
(3)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唾液里的_____已将淀粉分解成_____。
(4)3号、4号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
(5)你对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
(6)只做一次实验可以吗?为什么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铺上相同的适量纱布,再将相同数量的同种豌豆种子平铺在纱布上,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黑暗中 | 黑暗中 | 阳光下 | 阳光下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纱布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数日后种子萌发状况 | 萌发 | 没有萌发 | 萌发 | 没有萌发 |
(1)根据此实验可得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_____。
(2)豌豆种子萌发时,当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后,若继续培养,幼苗长势最好的是_____组。
(3)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_____进行对照实验。从实验结果看,豌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_____(有或无)关系。
(4)实验中,为豌豆种子提供了所有适宜的环境条件,种子是否一定萌发?为什么?_____(答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常见饮食习惯分析错误的是( )
A.“囫囵吞枣”食物不容易被消化
B.“水泡饭”稀释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
C.“食不语”是为了防止食物进入食道
D.“想吃啥就吃啥”能够满足生长需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从树栖生活转为下到地面生活B.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
C.由四肢行走转为双足直立行走D.产生信息交流用的语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