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够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的吸收O2,排出CO2.回顾你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1]表膜呼吸.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维持正常的呼吸;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2]鳃.
(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CO2由蓝变黄的特性进行了E实验,在鱼口上方滴加蓝色BTB指示剂,发现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液体变成黄色,你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用鳃呼吸;鳃里面有鳃丝内含毛细血管,水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水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即BTB液)遇CO2会由蓝变黄.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2]气囊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发方式是双重呼吸.

分析 (1)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生活在水中,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各项生命活动,图中1表膜,2伸缩泡,3胞肛.
(2)蚯蚓用体壁呼吸,河蚌和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气门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鸟类的体内有许多气囊,可与肺完成双重呼吸.

解答 解:(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是草履虫,草履虫通过1表膜进行呼吸,食物在食物泡内消化和吸收,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草履虫是靠表膜来获得水中溶解的氧气.
(2)B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C河蚌是水生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
(3)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经鳃流出鱼体的水流与由口流入鱼体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验证的方法:把鱼放在BTB液中,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由于BTB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所以注意观察BTB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若没发生这样的改变,则说明鱼没有呼出二氧化碳.
(4)鸟类的身体里有发达的2气囊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5)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综上所述,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呼吸的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充分体现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规律.
故答案为:(1)1;表膜;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
(2)维持正常的呼吸;2;鳃;
(3)用鳃呼吸;鳃里面有鳃丝内含毛细血管,水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使水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即BTB液)遇CO2会由蓝变黄;
(4)2;气囊;双重呼吸.

点评 明确各种动物的呼吸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下表是关于动物类群的描述,请你补充完整:
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身体特征身体呈①对称由许多相似体节构成体表有坚韧的②
代表动物水螅等沙蚕等③(举一例)
与人类关系④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可形成美丽的珊瑚礁.⑤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可做蛋白质饲料.许多对人类有利,但有引起有害,能传播疾病
①辐射  ②外骨骼  ③蝗虫等 ④珊瑚虫  ⑤蚯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春天气温转暖后,池塘水慢慢变绿了.这主要是植物的繁殖和生长导致的.这里植物主要是(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六种生物的形态图,请回答:
(1)请根据形态图辨认生物,说出其中三种生物的名称:①向日葵;④蝗虫;⑤银杏.
(2)六种生物中,标号①③⑤所示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标号②所示生物体内有脊柱
(3)[①]和[⑤]都能依靠种子繁殖,适于生活在陆地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根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根系中的各种根都是胚根发育形成的
B.主根及其侧面生出的所有侧根共同组成直根系
C.小麦、玉米的根为须根系
D.从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是不定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形成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是(  )
A.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改变B.天敌过多
C.同种生物的斗争D.生物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利做了一个经典实验(如表),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序号实验材料处理实验结果
1点燃的蜡烛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钟罩里,经过一定时间的光照.蜡烛熄灭
2一只小白鼠小白鼠死去
3点燃的蜡烛+一盆植物蜡烛没有熄灭
4一只小白鼠+一盆植物小白鼠正常活着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提供给了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
B.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离不开植物产生的氧气
C.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D.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污浊了玻璃钟罩内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小肠结构及功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成人小肠长5-6米,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扩大了吸收营养的面积
C.小肠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水等营养物质能通过薄薄的绒毛进入循环系统
D.小肠内的肠腺可以分泌肠液,肠液可以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兴趣小组曾利用豌豆做了“孟德尔豌豆杂家实验”的验证实验,并尝试画出了下列亲本组合图示和数据统计表格,请结合所学,分析回答问题:
亲本组合后代表现
圆粒皱粒
1和2杂交全部为圆粒
3和5杂交32683197
4和6杂交54761851
(1)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通过分析图表可知,圆粒属于属性性状.
(2)已知豌豆的正常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则在亲本1和亲本的2杂交过程时,亲本2能为每株子代3提供7条染色体.
(3)若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则图示中的个体1、3、9的基因组成分别是HH、Hh、HH和Hh.
(4)如果选择子代8和子代10的个体进行杂交,则其后代中出现圆粒豌豆的几率是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