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人产生听觉的大致过程是(  )
A.声波→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B.声波→鼓膜→外耳道→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小骨
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D.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分析 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解答 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选:C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时,要用恰当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图中的做法属于转移注意力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除虫菊原产欧洲,中国上世纪2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它是蚜虫、蚊蝇、菜青虫、棉铃虫等害虫的死敌,研究发现一亩果林套栽除虫菊200株,可有效的抑制害虫进入果园.除虫菊对人畜家禽无毒害,因此采用除虫菊除虫,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1)除虫菊能在我国“定居”,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蚜虫、棉铃虫的食物相近,两者存在着竞争关系(填“竞争”或“共生”).
(3)被蚜虫侵害的果园,若无人工除虫,一段时间后蚜虫的数量能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用除虫菊治虫属于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比,它的优点是:对人畜家禽无毒害,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能增强肌肉的收缩和协调能力
B.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C.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肺活量增大
D.饭后立即运动能增强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自从用上沼气,村民做饭便告别了传统的“烟熏火燎”,一座8-1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的产气量达320-350立方米,相当于给每户沼气池用户节约800元左右的能源经费.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放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生产者.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甲烷细菌等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将动物粪便及玉米秸秆发酵形成的.起发酵作用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对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3)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包含三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玉米→猪→人(或“玉米→鸡→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转变生活方式,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相处,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避免长明灯和长流水
C.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D.外出就餐过度消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首创“双名法”--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的学者是(  )
A.罗伯特•虎克B.林奈C.李时珍D.法布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蝗虫的外形图,请据图填空.

(1)蝗虫的身体是由①头部、②胸部、③腹部 三部分构成的.
(2)蝗虫的体表有B,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A.皮肤      B.外骨骼      C.盔甲     D.角质鳞片
(3)蝗虫的翅共有2  对,其中后翅 很薄,适于飞行.蝗虫共有3 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后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常喝牛奶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原因是其含有丰富的(  )
A.B.C.糖类D.膳食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