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如图中曲线表示人体血管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变化,图中的J为肺静脉,请据图回答:
(1)曲线a表示的是氧气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
(2)曲线b在I段迅速降低是由于B.
A、肺通气   B、肺内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3)H和I所代表的血管分别是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4)在对心脏进行灌流实验中,如果将水从血管J灌入,水会从B流出来.
A.肺动脉 B.主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分析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高、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分析图示可知:曲线a代表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b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解答 解:(1)曲线a代表的气体在流经血管H、I、J的过程中在血液中的含量逐渐增多,符合氧气在血液流经肺部时含量的变化情况,故曲线a表示的是氧气.
(2)曲线b在I段迅速降低是由于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的.在Ⅰ段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二氧化碳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因此,曲线b在流经血管H、I、J的过程中在血液中的含量逐渐减少,符合二氧化碳在血液流经肺部时含量的变化情况.
(3)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横坐标表示的血流方向可判定血管H是肺动脉、I是肺部毛细血管、J是肺静脉.
(4)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将水从肺静脉灌入,水在心脏内的流动路线是:水→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因此水从主动脉流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氧气;
(2)B;
(3)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4)B.

点评 正确解读曲线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理解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才会发生气体交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H7N9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有关H7N9禽流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
B.小明曾感染H5N1禽流感,治愈后体内已产生抗体,所以不会再患H7N9禽流感
C.一旦发现家禽感染上H7N9禽流感后,立即深埋这些家禽,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D.H7N9禽流感病毒由外面的蛋白质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没有细胞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地球上近90%的光合作用是由(  )完成的.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1753年瑞典分类学家(  )创立了生物命名的“二(双)名法”
A.李时珍B.达尔文C.巴斯德D.林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绿色生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是(  )
A.藻类的光合作用B.苔藓类的光合作用
C.蕨类的光合作用D.森林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我们有时因碰撞而使皮下出现紫红色斑块,这是因为下列哪一项出血所致(  )
A.动脉B.静脉C.心脏D.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造成人体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
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容易结合,也容易分离
B.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容易结合,但不容易分离
C.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不容易结合,但容易分离
D.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不容易结合,也不容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为某森林系统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草;有5条食物链;图中鹰与蛇的关系既是捕食,又是竞争,图中的所有动物可统称为消费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馒头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由下列哪些腺体分泌的?(  )
①唾液腺  ②胃腺  ③肝脏  ④肠腺  ⑤胰腺.
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