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连线题

分析 (1)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2)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4)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5)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6)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

解答 解:A蜗牛是b软体动物,①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腔肠动物的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如水螅,正确;
   B海马是e鱼类,②终生生活在水中,能在水中呼吸;
  C蟾蜍是a两栖类,④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D沙蚕是c环节动物,⑤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
  E蜥蜴是f爬行动物,⑥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
  F虾是d节肢动物,③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故答案为: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软体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鱼类和两栖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动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据图回答问题

(1)物像反射的光线,经眼球[2]晶状体的折射作用落在[7]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2)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和人的眼球在结构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照相机的暗室壁相当于眼球的[6]脉络膜,镜头相当于眼球的[2]晶状体,胶卷相当于眼球的[7]视网膜.
(3)想一想我们的眼睛,通常被称为“黑眼珠”的结构是[1]虹膜,被称为“白眼球”的结构是[5]巩膜.
(4)你能看清从远处奔驰而来的汽车,其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2晶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将带叶的树枝下端插入红墨水中,过一会儿把枝条纵切,用放大镜观察,被染红的部分是(  )
A.筛管B.导管C.形成层D.茎的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面是霏霏同学进行的某项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1 只蚂蚁、1 杯浓糖水、1 杯清水、1 个放大镜、2 个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1 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液体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为此探究活动拟定一个实验题目:探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吗?
(2)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实验变量是:糖.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并停留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并停留,则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5)实验后,霏霏应如何处理蚂蚁?答:把蚂蚁放回大自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式子中 a表示叶绿体,b表示氧气.
(2)绿色植物在黑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说明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3)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农作物产量,种植农作物时应该合理密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桃是常见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一朵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图中[②]和[③]构成雄蕊,图中表示胚珠的是[⑤],内含花粉的是图中的[②].
(2)当你漫步在桃花盛开的桃林时,会看到一群群蜜蜂忙碌的身影,蜜蜂不仅在为自己采蜜,同时也在为桃花服务呀!“服务”指的是传粉(用生物学知识回答).
(3)当花粉落到[①]上并萌发,花粉管中的精子与[⑤]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4)经过传粉、受精后,图中的[⑥]将发育成果实,[⑤]将会发育成种子.
(5)桃子香甜可口,桃的可食用部分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可食用部分属于植物体的营养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中可以看到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生长在一起形成根瘤.根瘤菌的这种生活方式和对豆科植物的影响分别是(  )
A.寄生、破坏豆科植物的根系B.共生、为豆科植物提供有机物
C.共生,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物质D.腐生,为豆科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表是某班三个小组的同学均以同样的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进行探究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结果.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显示的条件,均认为适宜)
组别装置
标号
提供的环境条件种子
发芽率
(%)
温度(℃)湿度光照
A25潮湿有光10096
B5潮湿有光1000
C25干燥无光50
D25潮湿无光5100
E25潮湿有光10097
F25潮湿无光10098
(1)乙组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的相比,不足之处是种子的数量较少.
(2)要探究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丙组组的设计方案,根据其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3)甲组同学所探究的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温度.
(4)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随后发育成茎和叶,此过程中种子子叶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
(5)请你写出计算种子发芽率的公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疫苗的安全问题,下列对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B.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
C.接种疫苗可以治疗疾病
D.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