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 1 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如电梯),未采取防护措施会增加被传染的可能。
资料 2 全国防控疫情捷报频传,令人振奋!然而某地却出现了隐忧:境外输入病例 A 引发多人交叉感染,如图所示。图中均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现已全部进行隔离治疗。
(1)“2019-nCoV”是引起新冠肺炎的________。
(2)若时光倒流,B为避免被感染,应作好个人防护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请举一例)。
(3)资料2中,违反禁令进行聚集性活动,导致自己及家人被传染的患者是[______]。为控制传染源,资料2中提到的防控措施是________。
(4)4月12日,全球新冠灭活疫苗第一针注射在河南完成。接种疫苗可以促使人体产生____,从免疫类型看,这属于_______免疫。
【答案】病原体 出门戴口罩 F 隔离治疗 抗体 特异性
【解析】
(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人体免疫依靠的是我们人体的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属于病原体。
(2)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所以B为避免被感染,可以出门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等。
(3)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学生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图中F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了聚集性活动,导致自己或家人被传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说,患者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4)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地预防某种传染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这种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图示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进行知识归纳。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 植物在白天不进行呼吸作用,只进行光合作用
B. 若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该过程表示呼吸作用
C. 若①为二氧化碳,②为氧气,该过程表示光合作用
D. 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主要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塘系统能高效进行物质和能量逐级传递,从而使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有效的生物分解。如图是某城市生态塘污水处理的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鸭和螺的关系是_____。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基础,写出此生态系统中总能量消耗最少且可利用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
(3)细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回答:
(1)请把上述图片的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图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________; ________。
(3)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小鼠变成了大鼠,这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含羞草受触动时小叶会合拢,草履虫受盐粒刺激会避开。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能进行呼吸 B. 会活动
C. 能生长繁殖 D. 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及观察现象,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显微镜甲的放大倍数为200倍
B. 丙表示玉米种子,含有胚乳①
C.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选用清水
D. 要使丁中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者将一只母鸡关在笼内(见下图),只许它伸出头来啄食。再用观察鸡的学习行为木板、铁丝等做一个食物槽,准备观察和研究鸡的学习行为。
食物槽上的有色塑料插片(一个为红色,一个为黑色)可以通过铁丝的拉动将食物杯盖住。食物杯为一凹窝,可放母鸡吃的谷粒。在实验前,让母鸡饿36小时,然后在一只上面有红色插片的食物杯里放上几粒谷子,再把杯子靠近母鸡,母鸡欲啄食时,迅速将红色插片盖上。当母鸡啄黑色插片时,拉开插片,杯里无谷粒。当母鸡再啄红色插片时,拉开插片,便可吃到谷子。通过多次训练后,母鸡就会只啄红色插片,而再也不去啄黑色插片了。
(1)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
(2)在做上述实验前,为什么要使母鸡挨饿? 。
(3)研究人员用了哪些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