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由此判断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叶林D.热带雨林

分析 植被是指覆盖地表而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我国的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

解答 解:我国在气候上属于热带地区的有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的南部和西藏东南部.除海南岛外,其余地区均位于20°N以北,处于热带的北缘,这些地域全年高温多雨,适于雨林植被的生长.我国的这种非典型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河口、西双版纳景洪一带的河谷地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低山河谷地区.但以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为典型,受季风热带气候的影响,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比较简单,是雨林的北部边缘类型或将之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之间的“常绿季雨林”.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重学科渗透,联系地理知识,明确我国某些地域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结合生物学知识分析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的数据如表.
试管与灯泡距离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
1060
2025
30X
405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越多,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也说明这种作用与光照本身的强度有一定的关系.
(2)气泡的成分是氧气,表中数据X的值应介于25与5之间.
(3)如果将试管放在黑暗中,则观察不到上述结果,说明在黑暗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表是几位同学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记录,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有关内容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处理方法检验方法现象
12毫升唾液+淀粉糊37℃,10分钟,搅拌滴加碘液
22毫升清水+淀粉糊37℃,10分钟,搅拌滴加碘液
3+淀粉糊0℃,10分钟,搅拌滴加碘液
42毫升唾液+淀粉糊37℃,10分钟,搅拌滴加碘液
(1)若1号和2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变蓝的是2号试管中的物质.
(2)若1号和3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那么3号试管中还应加入的物质是2毫升唾液;3号试管变蓝了,由此得出结论:温度能影响酶的消化作用.
(3)4号试管本应与1号有相同的现象,但结果出现了蓝色,你能推测少量淀粉未被消化的可能原因吗?淀粉糊与唾液未充分混合、唾液中唾液淀粉酶量偏少.
(4)该实验说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情景.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变化顺序是(  )
①蝌蚪的外鳃消失,长出内鳃;②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③先长出外鳃;④尾和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形成.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常造成果树减产.原因是(  )
A.光照不足B.传粉不足C.开的花少D.温度太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BO血型系统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20.无论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它们的种子中都有胚.√.(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看到最多的是(  )
A.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B.白细胞,呈球形
C.血小板,呈不规则形D.红细胞,圆球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