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之后,又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是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请你参与设计探究方案,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 玻璃板 湿土(潮湿程度相当)、干土

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以内横中轴线为界,一侧放上一层干土,另一侧放上一层湿土,至于阴暗处。

方法步骤:

A                                                 

B                                                   

(4)实施计划:略

(5)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

A铁盘内湿土的一侧鼠妇数目多于干土一侧鼠妇数目;

B                                            

C                                             ;

(6)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你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A  将20只鼠妇全部放入铁盘中干土和湿土交界处,(或在铁盘中干土和湿土处的中央同时各放10只鼠妇)

B  每隔2分钟(或1分钟)记录一次干土区和湿土区的个数,连续记录10次,算出两个区内10次的平均数

B   两侧鼠妇数量相等

C  铁盘内干土一侧鼠妇数量多于湿土一侧鼠妇数量

(6)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我们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

提出问题:鼠妇的生活是否受土壤的潮湿程度的影响?

并作出假设:鼠妇的生活受土壤的潮湿程度的影响,

实验中惟一的变量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即水的多少不同,所以就要设置除了水分以外,其他条件如温度、光照都相同的对照实验,对鼠妇提供湿土和干土两种环境,就是设置了以水分为变量的对照组,

方法步骤

A、分成10个小组进行实验.

B、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在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C、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潮湿处和干燥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

①如果湿土一侧的鼠妇数目多,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

②如果干土一侧的鼠妇数目多,结论:鼠妇喜欢干燥的环境,

③如果干、湿土两侧的鼠妇数目一样多,结论:土壤的干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不大,

由最终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鼠妇的生活受土壤的潮湿程度的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设计探究实验验证“鼠妇的生活受土壤的潮湿程度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科学探究题,在探究实验中除了设置惟一变量外,还要注意多统计次数,计算平均值,减少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海南)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他们根据“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澄清的石灰水、试管2支、气球2个、打气泵1个、凡士林、细线若干条.
设计方案:
步骤一:把气球A吹到一定大小,并有细线扎紧气球口,接着用打气泵向气球B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也扎紧气球口.(提示:气球中要尽量收集足够多的气体;扎气球口时要打活结)
步骤二: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3ml澄清的石灰水.
步骤三:在甲、乙试管口外壁涂上凡士林,减少实验时气体外泄.
步骤四:把气球A和B分别套在试管甲和乙上(如图所示),解开气球,将球内气体通入试管,并轻轻振荡.(特别提醒:注意防止气球从试管口脱落.)
步骤五:观察甲、乙试管内石灰水的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
对照
对照
作用.
(2)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一:假设甲、乙试管中的石灰水都
变浑浊或不变浑浊
变浑浊或不变浑浊
,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预测二:如果试管
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株洲模拟)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要探究玉米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应进行的处理是
将装置放在无光环境中
将装置放在无光环境中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你认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目的是
保证根进行正常的呼吸
保证根进行正常的呼吸

(4)若该植株为纯种矮杆玉米幼苗,他们将其移栽到土壤中,精心管理,并喷洒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赤霉素是一类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和人工授粉(授该植株的花粉),长成了高杆玉米.如果将这株玉米所结的种子进行播种,长成的玉米是
矮秆
矮秆
(填“矮杆”或“高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酵母菌在什么环境下产生酒精?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分为两等份,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将这两个烧瓶同时置于30℃左右的条件下,并定时向乙装置内通入新鲜空气.(如图所示) 经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请你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观察发现:甲、乙两支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
浑浊
了.由此可以证明烧瓶中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
(2)打开甲、乙两个烧瓶会嗅到有酒味的是
瓶.原因是烧瓶中酵母菌在
氧的环境下分解葡萄糖产生了酒精.
(3)如果用温度计测量两个烧瓶内溶液的温度,温度较高的应是
瓶.
(4)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C
C
A.葡萄糖液;B.酵母菌;C.氧气;D.二氧化碳
(5)该探究实验的对照(对比)组是
瓶.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实验更具说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海南卷)生物(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他们根据“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了以下实验:(6分)
材料用具:澄清的石灰水、试管2支、气球2个、打气泵1个、凡士林、细线若干条。
设计方案:
步骤一:把气球A吹到一定大小,并有细线扎紧气球口,接着用打气泵向气球B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也扎紧气球口。(提示:气球中要尽量收集足够多的气体;扎气球口时要打活结)
步骤二: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3ml澄清的石灰水。
步骤三:在甲、乙试管口外壁涂上凡士林,减少实验时气体外泄。
步骤四:把气球A和B分别套在试管甲和乙上(如右图示),解开气球,将球内气体通入试管,并轻轻振荡。(特别提醒:注意防止气球从试管口脱落。)
步骤五:观察甲、乙试管内石灰水的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         作用。
(2)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一:假设甲、乙试管中的石灰水都        ,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预测二:如果试管         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海南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在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他们根据“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设计了以下实验:(6分)

      材料用具:澄清的石灰水、试管2支、气球2个、打气泵1个、凡士林、细线若干条。

      设计方案:

      步骤一:把气球A吹到一定大小,并有细线扎紧气球口,接着用打气泵向气球B打入空气,使其与气球A一样大,也扎紧气球口。(提示:气球中要尽量收集足够多的气体;扎气球口时要打活结)

      步骤二: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倒入3ml澄清的石灰水。

      步骤三:在甲、乙试管口外壁涂上凡士林,减少实验时气体外泄。

      步骤四:把气球A和B分别套在试管甲和乙上(如右图示),解开气球,将球内气体通入试管,并轻轻振荡。(特别提醒:注意防止气球从试管口脱落。)

      步骤五:观察甲、乙试管内石灰水的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方案中设计的试管乙是为了与试管甲形成          作用。

      (2)预测实验结果:

      预测一:假设甲、乙试管中的石灰水都         ,则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预测二:如果试管          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另一试管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