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水稻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何影响.请你帮他完成这个科学探究过程.
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五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水稻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分别配制的PH=5、PH=4、PH=3、PH=2(酸性依次增强)的“酸雨”各20毫升等.
方法步骤: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均匀各撒20粒水稻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向A培养皿中均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
⑤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第④步中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加入的“酸雨”应均为多少毫升?5ml.
为何要准备水稻种子100粒而不是几粒?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出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预测2: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预测3:种子的萌发率与PH值的大小无关,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

分析 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该生物兴趣小组以不同pH值(pH值越小,酸性越强)的模拟酸雨为变量设置了对照实验.

解答 解:(1)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对照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向A培养皿中均均匀喷洒清水(PH=7)5毫升,则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加入的“酸雨”应均为5ml.
(2)如果只用几粒种子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0粒种子做实验,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种子实验结果会更准确,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3)实验结果与实验结论之间要有因果关系,预测的实验结果应全面概括可能出现的情况;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如下:预测1: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预测2: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预测3:种子的萌发率与PH值的大小无关,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
故答案为:(1)5ml
(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有促进;随着PH值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种子的萌发率与PH值的大小无关,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无影响.

点评 实验中,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组成.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造成反射的丧失.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结合“制作孢子印”,观察蘑菇形态图,回答问题:
(1)蘑菇的地下部分是纤细的[1]菌丝,能够吸收外界的水分和有机物;地上部分叫[5]子实体,由[2]菌柄和[3]菌盖组成.一个蘑菇就是一个菌丝体.
(2)制作孢子印时,应将[4]菌褶那面向下放在白纸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杯的目的是防止散落的孢子被风吹散.
(3)孢子印是由[4]菌褶上散落的孢子组成的.用放大镜观察用新鲜蘑菇制作的孢子印,呈放射形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和结构示意,请分析回答:
(1)据图描述一下鲫鱼的体形特点及其意义?鱼体形呈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2)图中所示的结构,能调节身体平衡并辅助转换方向的是[1]胸鳍 ([]中填图中数码,其后填相应结构的名称,以下均同);能产生前进推力并控制前进方向的是[4]尾鳍.
(3)若将图中数码[6]所示的结构剪除,将会暴露出什么结构?鳃;请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该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主要特点?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利用鱼在水中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步骤,请回答.

(1)②是盖盖玻片操作,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2)③(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图⑤所示,应将装片向右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10×”,如果把物镜换成“16×”的,这些细胞被放大了160倍.
(4)观察时,光线减弱,应选用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
(5)植物细胞不易变形,主要是植物细胞结构中细胞壁在起作用,植物和动物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6)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被称为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哪些动物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  )
A.婴儿吮奶行为B.雏鸟的索食行为C.企鹅的求偶行为D.老鼠走迷宫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1)采用一方案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下表皮气泡的数目比上表皮多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后,指出了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理由是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
(4)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不仅利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还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说明植物的任何一项生命活动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这充分体现了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表示的是人体某些生理活动,其中①~⑤表示体内的生理过程,a~d表示某种或某类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淀粉经过各种消化液中各种消化酶作用的最终产物,则a是葡萄糖.
(2)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发生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3)②表示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当外界气体c进入肺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4)④表示的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的生理过程;⑤表示的则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生理过程;液体d表示尿液.
(5)与血液相比,肾小囊腔中的液体主要缺少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6)某人体检时发现d的成分中含有红细胞,即表现为尿血现象,如果是肾有疾病,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肾小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