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2016年春天山东假疫苗事件震惊全国,从现代免疫学的观点看,我们青少年儿童接种的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等相当于(  )
A.抗体B.抗原C.传染源D.病原体

分析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解答 解: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当人体注射疫苗时,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某种传染病的效果.因此,我们青少年儿童接种的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等相当于抗原.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疫苗免疫的原理和抗原的概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由细胞构成B.都具有神经系统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都能生长和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请阅读下列两则资料,分析解答问题:
资料一: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爆发甲型HINI(猪流感)流感病毒疫情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1)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结构组成是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其生活方式是寄生.
(2)发现甲型H1N1 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这些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同时它又属于特异性免疫.
资料二:据2009年7月3里《新民晚报》消息,“国际保护”组织在厄瓜多尔的边境纳格里扎河盆地的热带雨林中经过数月的科学考察,发现了14个新物种,其中包括2种植物和12种动物,新品种动物中包括1种蝙蝠、1种蜥蜴、1种蝾螈、2种青蛙和7种昆虫.
(3)蝾螈和青蛙都属于两栖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
(4)蝙蝠和蜥蜴都属于脊椎动物门,共同点较多,其中呼吸器官都是肺,心脏结构特点都是四腔.
(5)如图是新种短翼圈足蟋蟀的形态图,它与蝗虫同属于昆虫纲,判断依据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外有外骨骼,以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对光后再目镜中并没有看到白亮的视野,你认为采取下列哪项补救措施是最无效的(  )
A.调节细准焦螺旋B.转动转换器C.转动遮光器D.调整反光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4年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根据如图,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球[②]晶状体等的折射,刺激[④]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Ⅲ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急救车的“鸣笛声”刺激耳内[6]耳蜗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无论是选择在人行横道前等候还是通过人行横道,都是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A]白质内的下行传导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d]传出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氧气,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B.(填字母0
(2)图乙中代表呼吸作用的曲线是Ⅱ,细胞内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线粒体.
(3)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B生理活动.(填字母)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能帮助动物细胞释放能量的细胞器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  )
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以下是实验证明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的步骤,错误的是(  )
A.选两种树的落叶,各为一组
B.两组树叶都进行灭菌
C.一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一种接种细菌后放在五菌条件下
D.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落叶潮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d表示物质,A~E表示系统或器官,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蛋白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直接吸收它,必须消化为 c才能被吸收.蛋白质的消化部位有胃和小肠.
(2)C系统的作用是为组织细胞提供a,并把b排出体外,a进入B系统后主要由红细胞(填某细胞)运输.
(3)B系统中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器官是心脏.
(4)某人体检时,检查结果显示其d中含有蛋白质,可能的原因是肾脏肾单位的肾小球(填某结构)处发生病变.
(5)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中属于排泄的是②④⑤(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