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下面是人体部分生命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图中A、B、C、D、E表示器官或系统,a、b、c、d、e、f表示生命活动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食物中的脂肪经过a过程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b过程叫吸收.
(2)d过程中,氧由外界进入B系统时,肋间肌和膈肌状态是收缩;在e过程中,氧由B系统进入C系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 作用实现的.
(3)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
(4)C系统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主要是心脏,血液流经B系统时,血液的变化为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分析 图中A表示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循环系统,D是皮肤,E是泌尿系统;a是消化,b是吸收,c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呼吸运动,ef气体的扩散作用.

解答 解:(1)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吸气时,外界气体进入肺泡,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收缩状态.血液流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
(4)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血液流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故答案为:(1)甘油和脂肪酸    吸收    (2)收缩   气体的扩散作用     (3)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心脏     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新陈代谢的有关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于农业生产中的下列做法进行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早春播种覆盖薄膜:防止虫害
B.秧苗的密度要合理:使秧苗保持较强的光合作用
C.稻谷入库前充分晾晒:种子的萌发需要水
D.树苗移栽前去掉部分枝叶:减少树叶对有机物的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研究人员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把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鲜重和容器内的CO2及O2的浓度并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
(1)a曲线表示鲜重变化,曲线a前3天升高的原因是由于种子吸水;
(2)开始出现光合作用的时间是第6天(填“第6天”或“第6天前”),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第6天时,光合作用用掉的CO2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是小黄探究绿色植物生理作用的两个实验,请据图分析.

(1)在实验一中,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小黄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到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在实验二中,小黄将绿色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暗处理后,再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光下2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并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乙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这个探究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制造淀粉需要二氧化碳.
(3)综合上述两个实验的结论,小黄认为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圆圆在摘野果时,不小心手被刺扎了一下,迅速缩回,但她很想吃这个野果,第二次伸手忍着痛摘下了野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圆圆不小心被扎后缩手,是复杂反射
B.圆圆完成摘野果的动作与小脑无关
C.圆圆忍痛摘野果是复杂反射
D.缩手动作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被子植物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需要满足自身条件和适宜的外界条件
B.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C.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成熟区
D.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豆腐乳是餐桌上常见的佐餐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那么豆腐乳是怎样制作的呢?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豆腐乳是以大豆为原料,先制成豆腐坯,再利用毛霉接种在豆腐坯上经发酵制成的.当毛霉在豆腐坯上发酵时,它可以把豆腐中所含的蛋白质分解成既易消化吸收又具有鲜味的各种氨基酸,同时还可以产生一些有香味的酯类.
接种上毛霉的豆腐坯放在15~18℃室温环境中,5天后,豆腐坯上就长满了白色的毛霉菌丝,将相互连接的豆腐坯分开抹掉菌丝,放入缸中,层层撒盐,腌制13~16 天制成咸坯.
制作后期还需要添加各种不同的辅料,如红曲、黄酒、白酒、香菇、桂花及辣椒、大蒜等.再装坛封口,进行后期发酵,30℃条件下,3个月后就可以制成美味可口的豆腐乳了.
(1)制作豆腐乳时使用的微生物属于真菌,因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营腐生生活.它在结构上与乳酸菌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2)豆腐乳制作的前期工作是使我们所需要的毛霉菌丝充分繁殖、生长,因而为其提供的条件应该是有机物、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环境.毛霉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3)层层加盐可以防止豆腐坯腐败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此外,食盐还可以与豆腐中已分解的氨基酸结合成氨基酸钠,使豆腐乳味道更加鲜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将植物遮光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2)步骤④中,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3)步骤⑤-⑥中对叶片进行漂洗2次.
(4)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光.
(5)步骤⑦中叶片变蓝的部位是叶片的c处,原因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班同学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进行了如下探究,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小宁同学用图一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各插一支温度计,密封三四个小时后,观察结果,甲中温度比乙中温度高.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放出了能量.能正确反映图一甲保温瓶中种子的有机物质量变化的是图三中的C(填序号).
(2)小静同学用图二装置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将四组相同装置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并记录不同温度下每分钟产生气泡个数(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氧气的释放量越多,气泡数目越多),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温度.为了保证该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多次重复实验,还要注意实验中只应有一个变量,其他的条件要相同,如光照强度(写一个即可)等都要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