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人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和胎儿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
A. 输卵管、子宫 B. 卵巢、子宫
C. 子宫、子宫 D. 输卵管、输卵管
【答案】A
【解析】
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
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266天),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人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部位分别是输卵管、子宫。故A符合题意。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 )
A. 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
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2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
④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重复③、④步实验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A:第三代中,________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_______昆虫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______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的结果。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说出还有哪些生物具有保护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_________
(2)A细胞与植物的叶肉细胞相比,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
(3)B通过分化形成[c]_______;E所属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后,可能会导致人体患“破伤风”疾病的是属于_____类,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_____类生物侵入家禽的体内引起的(填写字母)。
(2)图中属于霉菌的是_____和_____(填写字母),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是由_____构成的。
(3)控制A、D两种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分别位于_____、_____(填数字)内。
(4)属于真菌的有_____(填写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公园做各种运动感觉自己的关节非常灵活,这跟[b]_____分泌的滑液有关,关节在运动中起了_____的作用,骨在运动中起了_____的作用.
(2)当他做引体向上时此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状态.有时运动中也会出现脱臼现象,这是[a]_____滑出了[b]_____而形成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生物体相关的结构和功能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B.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体积减半,遗传物质减半
C.洋葱根尖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比较,其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
D.蛋白质主要在小肠被分解,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