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区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放养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
地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
释放数收回数释放数收回数
工业污染区6416154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39318540619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性状.
(2)桦尺蛾的体色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变异.
(3)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所处环境来说是一种保护色;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4)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6)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浅色桦尺蛾增多(深色桦尺蛾减少).
(7)以喷洒药剂毒杀桦尺蛾幼虫,也会伤及其他昆虫和相关鸟类,这不利于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8)未污染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的捕获率分别是47.1%、4.7%(请保留一位小数).

分析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深色桦尺娥在工业污染区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回收树多,说明浅色桦尺娥在非工业区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

解答 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的体色就是一种性状.
(2)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桦尺蛾的体色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变异.
(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体色与环境一致,是一种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它们能够存活下去并繁殖后代;而浅色桦尺蛾则相反,它们容易被敌害吃掉而失去产生后代的机会.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4)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昆虫的发育有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凡是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的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6)如果严格禁止污染物排放,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工业区的环境颜色会变浅,这样浅色桦尺娥的体色就会与环境颜色一致,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因此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将会增多.
(7)防治农林害虫应提倡生物防治的方法,否则易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破坏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8)根据表中的桦尺蛾的释放数和回收数可知,未污染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的捕获率分别是:47.1%、4.7%.
故答案为:(1)性状;
(2)变异;
(3)保护色;适应性;
(4)自然选择;
(5)完全变态;
(6)浅色桦尺蛾增多(深色桦尺蛾减少);
(7)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8)47.1%;4.7%.

点评 此题考查了生物的保护色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家鸽最发达的肌肉位于(  )
A.胸腹部B.颈部C.躯干部D.四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程度(用未被化学性质消化的百分率表示),读图并填空

(1)图中曲线甲表示甲的消化过程,理由是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
(2)蛋白质的化学消化过程开始于图中的C(填字母),其最终消化产物是氨基酸.
(3)区域D内所指结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内表面积
(4)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图中的D(填字母)区域被吸收得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食品安全是一个与普通公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是指绿色植物类的食品
B.已过保质期,但没有发生霉变的食品仍可食用
C.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只要保证食品原料你的成分和质量问题,生产出的食品就一定是安全的
D.青少年膳食要食物多样,粗细搭配,三餐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015年4月23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造成房屋倒塌,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损坏,死亡人数达到7056人.14123人受伤,受地震影响,灾害后,随时都可能爆发多种传染病,为了预防传染病,对灾区大范围消毒,加强监督食品和饮用水卫生、注射疫苗等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2)资料中提到要“对灾区大范围消毒、加强监督食品和饮用水卫生、注射疫苗等预防措施,”该措施的主要目的分别为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在震区有很多人受伤,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流出速度较慢,可判断这是静脉血管出血;若因出血过多的需要大量输血时,应遵循输血原则是输同型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春夏季节,小玲患上了甲型H1N1流感,小芳患上肺结核,H1N1型流感的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质,甲型H1N1流感是由某种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小芳由于及时治疗,治疗后康复出院.
(1)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结核杆菌有细胞结构.
(2)针对病情,医生采取了①~⑤项措施控制来预防传染病.其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②、④.(用号码表示)
①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    ②对病人隔离治疗
③对小玲和小芳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   ④对病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⑤不让老师和同学去探视
(3)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后,能刺激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功能属于特异性免疫.
(4)从材料可知,甲型H1N1流感是属于呼吸道类传染病.(填传染病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放置一段时间的面包、剩饭、牛奶等,经常会出现各种菌落,有关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菌落由多种细菌组成
B.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区分它们的种类
C.细菌的菌落常成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小华在练习缝扣子时不小心手被针扎了一下,血一点点地渗了出来,这种出血属于(  )
A.静脉出血B.动脉出血C.毛细血管出血D.内出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对绿色开花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植物体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