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气管应属于
[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D.器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图中动物大小不是同一比例绘制的):

①如果把图中的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划分?
(1)你的分类依据有是:
有无脊柱
有无脊柱
,按照其中的方法图中的
A、D
A、D
应属于同一类,属于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动物,另外的动物属于另一类;
(2)你的分类依据还有:
生活环境的不同
生活环境的不同
,按照其中的方法图中的
A、B
A、B
应属于同一类,属于
水生
水生
动物,另外的动物属于另一类.
②A动物的尾鳍的作用是
保持身体前进的方向
保持身体前进的方向

③图中D动物在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具有
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等
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等
特征.(写2条)
④图中C属于昆虫,用
气管
气管
呼吸,它比其它节肢动物活动范围更广,原因之一是它特有
这一结构.
⑤图中B动物在分类学是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腔肠
腔肠
动物.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我国政府2005年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12年全面实现消除麻疹.为加速我国消除麻疹进程,卫生部与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明确了近3年消除麻疹的工作目标.同时决定2010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适龄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活动.
北京市始终坚持建立人群的免疫屏障是消除麻疹的最基本条件,近十年来,本市常住人口适龄儿童麻疹免疫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是全国接种率较高的省市之一.由于受周边省市麻疹高发、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北京市麻疹发病率在全国仍处于较高水平,距离实现消除麻疹目标还有较大距离.按照国家五部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定于2010年9月11-20日,集中10天对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全部8月龄-14岁的中国籍儿童进行集中接种.截至今年9月29日18时,北京市共接种强化免疫麻疹疫苗160万人,接种率96.0%,接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370例,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9.44/10万,低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水平.本次接种任务实现了预定目标.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本病传染性极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麻疹病毒呈球形,直径只有100-250纳米.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强,对干燥、日光、高温和一般消毒剂都没有抵抗力.在阳光下或空气流通环境中半小时就失去活力;在室温下仅存活2小时,56℃时30分钟即被破坏.能耐寒不怕冻,4℃可存活5个月,零下15℃能存活5年.所以总是冬春季节出来发作.
麻疹患者从接触麻疹病毒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
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我国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4岁时加强一次.国外主张在15个月时初次接种更为保险,并认为在l岁以内接种者,应于1年后加强一次.疫苗应保存在2-10℃暗处,每次皮下注射0.2ml,1次即可.各年龄剂量相同,于麻疹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接种最好.易感者在接触麻疹病人后2日内,若应急接种麻疹疫苗,仍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流行时易感者80%接种疫苗,可于2周内控制流行.接种疫苗后反应轻微,5-14日后可有低热数日,偶见稀疏淡红皮疹.
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做疫情报告,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在麻疹流行期间,要注意开窗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集体机构加强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1)麻疹的病原体是
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
,主要通过
飞沫
飞沫
传播.
(2)麻疹病人是麻疹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
传染源
传染源
,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是预防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方面的措施.
(3)在麻疹流行期间,要注意开窗通风,是预防传染病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方面的措施.
(4)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
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方面的措施.
(5)接种麻疹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
人工
人工
(自然、人工)免疫;得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得麻疹,这属于
自然
自然
_(自然、人工)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冬季是流感流行的季节,2009年偏又遇上甲流大流行。甲流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据2009年11月23日的甲流情况报告:天气变凉,甲流疫情快速攀升。随着天气的转凉,甲流疫情也随着天气的变化快速攀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发生在学校的疫情数所占比例总体较高。由于校园人口密度比较大,人口接触频繁,病毒非常容易传播。因此,学校的防控形势依旧比较严峻,也是防控的重中之重。
  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面对严峻的形式,我们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第一,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第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不要直接触摸口腔和鼻腔;勤用肥皂洗手,或用酒精棉球擦拭;
  第三,不要密切接触病人;
  第四,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第五,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还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甲型HINI流感属于         系统传染病,传播该病的病毒主要寄生在人的                 中。
(2)勤洗手、不直接触摸口腔和鼻腔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口腔和鼻腔是通过哪个器官相通的______
A.咽          
B.喉      
C.食道      
D.气管
(3)鼻黏膜是鼻内的“皮肤”。有人到了冬季,鼻黏膜感觉干燥,容易出血。经常用手挖鼻不好,易损伤鼻黏膜,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液可粘附细菌或灰尘等。鼻黏膜下还有丰富的     ___ 
(4)当气温骤降,呼吸道黏膜下的血管痉挛缺血,影响      _  的分泌和          的摆动,导致防御功能下降,因此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我国政府2005年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12年全面实现消除麻疹.为加速我国消除麻疹进程,卫生部与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2010-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明确了近3年消除麻疹的工作目标.同时决定2010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适龄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活动.
北京市始终坚持建立人群的免疫屏障是消除麻疹的最基本条件,近十年来,本市常住人口适龄儿童麻疹免疫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是全国接种率较高的省市之一.由于受周边省市麻疹高发、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北京市麻疹发病率在全国仍处于较高水平,距离实现消除麻疹目标还有较大距离.按照国家五部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定于2010年9月11-20日,集中10天对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全部8月龄-14岁的中国籍儿童进行集中接种.截至今年9月29日18时,北京市共接种强化免疫麻疹疫苗160万人,接种率96.0%,接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370例,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9.44/10万,低于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水平.本次接种任务实现了预定目标.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本病传染性极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2~3年发生一次大流行.我国自1965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麻疹病毒呈球形,直径只有100-250纳米.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强,对干燥、日光、高温和一般消毒剂都没有抵抗力.在阳光下或空气流通环境中半小时就失去活力;在室温下仅存活2小时,56℃时30分钟即被破坏.能耐寒不怕冻,4℃可存活5个月,零下15℃能存活5年.所以总是冬春季节出来发作.
麻疹患者从接触麻疹病毒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
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我国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4岁时加强一次.国外主张在15个月时初次接种更为保险,并认为在l岁以内接种者,应于1年后加强一次.疫苗应保存在2-10℃暗处,每次皮下注射0.2ml,1次即可.各年龄剂量相同,于麻疹流行季节前一个月接种最好.易感者在接触麻疹病人后2日内,若应急接种麻疹疫苗,仍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流行时易感者80%接种疫苗,可于2周内控制流行.接种疫苗后反应轻微,5-14日后可有低热数日,偶见稀疏淡红皮疹.
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做疫情报告,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在麻疹流行期间,要注意开窗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集体机构加强晨间检查,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1)麻疹的病原体是______,主要通过______传播.
(2)麻疹病人是麻疹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______,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是预防传染病______方面的措施.
(3)在麻疹流行期间,要注意开窗通风,是预防传染病______方面的措施.
(4)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______方面的措施.
(5)接种麻疹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自然、人工)免疫;得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得麻疹,这属于_______(自然、人工)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