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寨卡病毒是该病的传染源 | |
B. | 伊蚊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 |
C. | 寨卡病毒的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 | |
D. | 预防该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
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
传染病要在人群中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据此解答.
解答 解:A、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A错误;
B、伊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B错误;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C正确.
D、预防该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的概念.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土壤含水量(%) 萌发率(%) 温度(℃) | 20 | 15 | 10 |
25 | 100 | 96 | 74 |
20 | 92 | 84 | 66 |
15 | 44 | 36 | 10 |
10 | 4 | 0 | 0 |
5 | 0 | 0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蚯蚓数量 | 光照条件 | 温度 | 土壤 |
20只 | 阴暗 | 适宜 | 一层湿土 |
20只 | 明亮 | 适宜 | 一层干土 |
A. | 蚯蚓数量 | B. | 光照条件 | C. | 温度 | D. | 土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北极狐体色为白色,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 |
B. | 野兔的保护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
C. | 枯叶蝶体形酷似枯叶,是人工选择的结构 | |
D. | 有翅昆虫中出现无翅的变异,都不利于适应环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 | 饭前 | 饭后 | ||
1小时 | 2小时 | 3小时 | ||
血糖含量(毫克/分升) | 80 | 138 | 90 | 8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短距离出行,步行代替乘车 | |
B. | 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 |
C. | 为了饮食卫生,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 |
D. |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