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透明塑料袋中放置固体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吸收塑料袋内二氧化碳.
(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3)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和叶片B利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4)结果发现,除了叶片A绿色部分变蓝外,两片叶的其它部位都没有变蓝,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通过本实验中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结果比较,可确定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在体内运输的通道是导管,植物体内带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作用.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解:(1)氢氧化钠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在透明塑料袋中放置固体氢氧化钠的用途是吸收塑料袋内的二氧化碳,使叶片B所处的环境中没有二氧化碳.
(2)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用在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处一昼夜,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3)对叶片进行脱色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即对叶片进行脱色用的是酒精.
(4)实验结果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B的绿色部分和叶片A的非绿色部分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发生的颜色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比较叶片A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发生的颜色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1)吸收塑料袋内二氧化碳;
(2)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3)酒精
(4)A;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二氧化碳.
(5)导管;蒸腾作用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朵花中主要的部分是(  )
A.萼片B.花瓣C.花蕊D.花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一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全过程,图二表示图一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图二中C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乙.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图二所示的食物链C→A→B.
(3)图一甲所代表的生物成分是细菌、真菌,它所包含的两类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4)由于煤和石油的过度使用,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请举出两种低碳的生活方式节约用电、骑自行车、乘公交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为了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请分析回答: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该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将植株进行暗处理).
(2)把排除了叶片中原有淀粉的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稀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3)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比较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4)实验后发现透明塑料袋的内表面有很多水珠,叶片上的气孔是这些水分从植物体内散发的窗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方式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用柳树的枝B.用马铃薯的块茎C.用秋海棠的叶D.用菜豆的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
A.位于卵细胞中B.位于Y染色体上C.位于X染色体上D.位于常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图解,这种生态系统可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请据图回答:

(1)这个生态系统中所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能;人要把鱼体内的有机物转化为自身的物质,必需经过哪两个生理活动消化和吸收.
(2)写出本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稻→人.
(3)除了图中列出的生物种类外,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还必须有生物作为分解者.
(4)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和稳定必须遵循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规律.
(5)如果该生态系统的水中有DDT农药,那么体内积累最多的应该是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根据下列示意图,请分析作答.(在[]内填序号,横线上写文字)

(1)甲、乙两图均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乙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如图甲的成虫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外骨骼.
(2)如图丙中新生命与母体是通过结构[1]进行物质交换的.
(3)如图丁展现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其中受精后的结构[7]能够发育成种子.
(4)按科学的生物分类等级,丙和丁属于不同的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下列事例中,哪项活动能对生物圈产生破坏(  )
A.开荒造田增加种植面积B.提倡免赠“贺卡”
C.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D.将废旧电池回收统一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