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 解: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①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②部分遮光: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是为了作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制造淀粉.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脱色: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使叶片逐渐由绿色变为黄白色.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需要“隔水”的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检测有无淀粉生成,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遇碘变蓝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AC部分不变蓝,B变蓝.
(1)步骤①的作用是消耗掉叶片中贮存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使叶片逐渐由绿色变为黄白色.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
(3)隔水加热 需要“隔水”的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4)加碘液后,发现A、C两处均不变蓝,原因是:A处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所以不变蓝;C处没有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所以不变蓝;B处遇碘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本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 A和B,其变量是叶绿体,B为对照组,可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另一组是B和C,其变量是 光照,B为对照组,可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5)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如图:二氧化碳+水$→_{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故答案为:④酒精;绿;黄白;⑤清水;⑥AC部分不变蓝,B变蓝;
(1)消耗掉叶片中贮存的淀粉;
(2)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4)2;A;B;B;C;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5)叶片;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二氧化碳+水$→_{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解读实验操作图,从中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从而得出答案.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豆类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少 | |
B. | 豆类植物的根吸收土壤中肥料的能力较强 | |
C. | 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的物质 | |
D. | 豆类植物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作为肥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活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 | B. | 植物细胞 | ||
C. | 经灭活消毒的病毒 | D. | 噬菌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