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麻疹病毒通过空气飞沫首先由A系统侵入人体,因此麻疹属于呼吸道传染病.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B系统后在胃部开始被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氨基酸.
(2)图示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①②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3)当肾小球发生病变而通透性增高时,C中就会出现红细胞和蛋白质.

分析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肺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图中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尿液,①表示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解答 解:(1)麻疹病毒通过空气飞沫首先由A呼吸系统侵入人体,因此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图中A表示肺,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尿液.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消化系统后首先在胃中进行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里被彻底消化成氨基酸.
(2)人体跟其他大多数生物一样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而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组织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少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图示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地方是组织细胞.
①氧气与②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表示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外界气体和肺内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3)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
故答案为:(1)呼吸道;胃;氨基酸
(2)组织细胞;呼吸运动  
(3)肾小球.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原理,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尿的形成过程等知识点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结构中,能较大幅度提升或下降镜的是(  )
A.转换器B.细准焦螺旋C.粗准焦螺旋D.遮光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2014年2月,浙江嘉兴部分学校相继发生聚集性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经当地疾控中心检测确定为不洁饮用水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下列关于诺如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诺如病毒是一种生物B.诺如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C.诺如病毒与细菌的结构相似D.诺如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拟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动物类群
样地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物种类密度物种类密度物种类密度物种类密度
有机肥田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4  79  16  41  18  32  7  5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数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最近,一股“水果酵素”风潮席卷我国各地,它所宣传的“减肥”、“养颜”、“排毒”等种种功效,让它成为了爱美人士竞相追捧的对象,酵素是酶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别称,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孙亮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加入物质A试管B试管C试管
稀淀粉溶液(mL)222
淀粉酶溶液(mL)111
碘液(滴)111
温度处理(5min)37℃100℃0℃
观察现象
(1)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是①④②④③⑤.(某些操作可多选)
(2)最简便的制取淀粉酶溶液的方法是收集并稀释唾液,需要的实验仪器是试管、量筒、烧杯.
(3)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B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高温使酶失去活性.
(4)15min后,在A试管中,淀粉酶的质量不变(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生物圈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圈,必须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野生资源
B.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和发利用生物资源
C.生物圈有一定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能加速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起更好的保护作用
D.生物圈Ⅱ号的实验说明人类有能力建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新生物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不同抗体在生物体内产生后存在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
B.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它是白细胞中的一种
C.一般抗体参与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哪种变化不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
A.移植异体肾脏B.体内出现肿瘤细胞
C.红细胞死亡D.血糖浓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分析下列反应式,并回答下列问题: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1)图中的A作用表示光合作用,B作用表示呼吸作用.
(2)通过图中的A、B作用实现自然界的碳-氧平衡.
(3)生态系统自身维持相对平衡,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会导致生态平衡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