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设计了下面三个实验装置:
(1)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选择以上哪一个实验装置?甲该实验装置的变量是光照.预测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鼠妇集中在黑纸板(选填“黑纸板”或“玻璃板”)一侧.
(2)如果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那么能否利用乙实验装置作为对照实验?不能.
(3)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1只、2只、3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一位同学是丁.
(4)实验中所用的鼠妇应该是A
A.采自同一环境,个体大小差不多   B.采自同一环境,个体大小随机
C.采自多个环境,个体大小差不多    D.采自多个环境,个体大小随机
(5)实验结束后,应怎样处理鼠妇?应将鼠妇放回到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6)科学家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B.要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得事实和依据
C.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D.当探究的结果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依据
(7)为鼠妇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A
A.线粒体 B.叶绿体C.细胞核D.细胞质
(8)鼠妇能够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C
A.细胞数组增多   B.细胞体积增大
C.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  D.有足够的食物.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3)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4)多细胞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共同结果.
(5)图中,甲装置两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乙装置两侧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丙装置两侧没有变量(没有对照试验)

解答 解:(1)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那么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光照,其它条件如土壤的潮湿程度都相同,因此“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选择甲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的变量是光照.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因此预测实验结果是:一段时间后鼠妇集中在黑纸板(选填“黑纸板”或“玻璃板”)一侧.
(2)如果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那么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土壤的潮湿程度,而乙实验装置两个变量,因此不能利用乙实验装置作为对照实验.
(3)1只、2只、3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1只、2只、3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一位同学是丁.
(4)对照试验是唯一变量实验,为了控制变量实验中所用的鼠妇应该是采自同一环境,个体大小差不多,故选A.  
(5)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所以“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放回到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放回大自然).
(6)A、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正确;
B、在探究过程中要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得事实和依据,正确;
C、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正确;
D、当探究的结果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而不是修改实验依据,错误.
    因此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当探究的结果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依据,故选D
 (7)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因此为鼠妇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线粒体,故选A.
(8)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最后由系统构成动物体.
  所以,鼠妇能够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故选C.
故答案为:(1)甲;光照;黑纸板
(2)不能
(3)丁
(4)A
(5)应将鼠妇放回到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6)D
(7)A
(8)C

点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人们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用于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其意义是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原有的细菌和真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5.人们通过接种甲流疫苗而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主要描述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D.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生理盐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
A.保持细胞的正常状态B.杀死细胞
C.杀灭细菌D.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活在地穴水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伸长所致
C.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D.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与此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B.温度C.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请选出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沙蚕B.蜘蛛C.蜈蚣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它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
(2)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利用.
(3)如果用网将该生态系统统罩起来,防止鸟吃植物,最终会破坏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