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Ⅰ、Ⅱ、Ⅲ、Ⅳ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物质为氧气,则Ⅲ表示组织细胞
B.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Ⅰ表示肺部毛细血管
C.若该物质为尿素,则Ⅲ表示肾单位
D.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则Ⅰ表示小肠

分析 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与该器官的功能有关,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据此解答.

解答 解:A、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进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观察该图,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III时,氧气的含量增加,III表示的器官是肺不是组织细胞;氧气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组织细胞.故不符合题意;
B、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走.因此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的是肺.二氧化碳在Ⅲ处增多,因此,Ⅲ表示组织细胞.故符合题意;
C、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若该物质为尿素,尿素在Ⅰ处减少,因此,Ⅰ表示肾单位.尿素在Ⅲ处增多,则Ⅲ表示组织细胞而不是肾单位.故不符合题意;
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有机营养增加,因此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在Ⅰ处减少,在Ⅲ处增多,则表示小肠的是Ⅲ不是Ⅰ.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部位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的特点知识点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尽管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但是它们生命活动的特征却大同小异.原来,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B.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无关
C.人类起源是神创造的
D.吃熟食,改善营养,促进人类脑的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血液在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后的结果是(  )
A.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B.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动脉血变成静脉血D.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请根据如图回答:

(1)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①是促性腺激素,它被分泌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睾丸或卵巢,促使它们发育,这种调节叫激素调节.
(2)③和④的结合过程叫受精作用,在输卵管部位完成.
(3)促使男性出现第二性征的是雄性激素,促使女性出现第二性征的是雌性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取一纸板,在上面分别放上糖、盐、辣椒酱、面包各一小堆,然后放置在蚂蚁巢穴附近,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
(2)作出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
(3)实验中,放置盐、辣椒酱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4)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蚂蚁都聚集在放糖或面包屑的一端觅食
(5)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甲)和氧气含量(乙).下列曲线能够正确反映甲、乙随时间变化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属于转基因技术成果的是(  )
A.多莉羊B.抗虫棉C.啤酒D.果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形成酸雨和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分别是(  )
A.二氧化碳、氮气B.氮气、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