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7977  107985  107991  107995  108001  108003  108007  108013  108015  108021  108027  108031  108033  108037  108043  108045  108051  108055  108057  108061  108063  108067  108069  108071  108072  108073  108075  108076  108077  108079  108081  108085  108087  108091  108093  108097  108103  108105  108111  108115  108117  108121  108127  108133  108135  108141  108145  108147  108153  108157  108163  108171  150026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1)图中曲线丙表示脂肪的消化.
(2)图中曲线乙表示的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3)淀粉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口腔;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常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右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不同的物质,“→”代表物质交换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恒恒同学为患有高血压的奶奶设计了含有“馒头、小米稀饭、酱牛肉、咸鱼”的午餐食谱,从合理膳食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该食谱不合理之处为缺少蔬菜等(写出一点即可).馒头中的淀粉在消化道的小肠处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然后通过生理过程[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2)当膈肌处于收缩状态时(填写“收缩”或“舒张”),气体进入肺.③过程的动力是扩散作用.在完成生理过程③后,血液中气体含量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在血液中由红细胞来运输.
(3)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排出体外.
(4)在循环系统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一定的,心脏、静脉中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有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
(5)b与血浆成分相比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大分子的蛋白质.
(6)图中所示的排泄途径有a排汗,b排尿和呼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人体反射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是传入神经.
(2)图中⑥是感受器,它在感受外界刺激后,能够产生神经冲动.
(3)图中③是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若是一个针刺手指的反射活动,是缩手在先还是痛觉在先?缩手在先.痛觉产生的部位在大脑皮层,这说明在完成反射活动的同时,它其中的神经元还会将神经冲动沿白质传导到脑.
(4)用图中序号(文字不给分)和箭头,写出该反射弧产生简单反射活动途径的五个环节:⑥→④→③→②→①,例如: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等简单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另一类反射活动是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复杂反射活动,例如听到铃声回到教室,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①取两个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②在A缸中加入500毫升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毫升自来水;
③在A缸中加入含少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在B缸中加入不含甲状腺激素制剂的等量的相同饲料饲料;
④在A、B中分别加入同时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⑤保持A、B两缸水温在22~25℃;
⑥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⑦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补充完善.步骤②中B缸应加入500毫升池塘水、步骤④应改为在A、B中分别加入同时孵化出的蝌蚪各10只(或以上).
(2)第⑤步中,设置A缸与B缸的作用是:形成对照实验.
(3)如果实验能按照你所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计结果是怎样的?A缸发育速度快,更容易长成体型较小的青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总是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其根本原因在于(  )
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气体在呼吸过程中的扩散
D.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植树节种树时,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带土移栽                
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③中午阳光充足时移栽      
④移栽后马上大量施肥.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2016年7月,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报道法定传染病743189例,死亡1466人.请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病类发病数死亡数
艾滋病44591162
病毒性肝炎11626049
狂犬病5950
肺结核92793163
流行性腮腺炎182310
(1)表中发病数最高的疾病是病毒性肝炎: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狂犬病.
(2)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其中当前还不能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的疾病是艾滋病.
(3)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腮腺炎在学生中都是高发病,将患者隔离进行治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
(4)在日常生活中,为降低传染病的得病几率,我们应该讲究卫生、坚持体育锻炼、接种疫苗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豌豆为被子植物门、豆科、豌豆属植物.由于其白花传粉和闭花传粉、相对性状明显等优点,常作为遗传学的研究材料.如图为花腋生和花顶生的豌豆杂交示意图,其后代全是花顶生.请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题中的一对相对性状是豌豆的花腋生和花顶生;其中显性性状是花顶生.
(2)如果用R、r表示相对性状基因,请写出子一代花顶生的基因组成Rr:其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是R或r.
(3)子一代自交(白花传粉)后代的基因型组成是RR、Rr、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在五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如下表所示),并搅拌均匀,在试管口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表中的现象.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物质温度现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22~30℃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水+白砂糖22~3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酵母菌22~3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O℃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10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中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哪两支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①③.
(4)如果选择①、④或①、⑤作为对照实验,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5)要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一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二是尿液形成过程的部分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①的结构名称是左心室;结构②的名称是肝脏.
(2)③所指的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④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4)图二中⑦内的液体是原尿,它和正常人尿液的区别是它含有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