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把一块牛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放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然后作如下处理和保存:
分组 | 甲 | 乙 | 丙 |
处理方法 | 灭菌 | 灭菌后接种细菌 | 不作任何处理 |
保存方式 | 无菌环境 | 无菌环境 | 自然条件 |
资料三:小张同学们在生物课课堂上专心听着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同时,一边看黑板一边做笔记,还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与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的学习行为会引起哪些生理活动.
根据资料一回答: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2)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小白鼠.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根据资料二回答:
(4)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与乙组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甲、乙两组只存在单一变量.
(5)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乙组、丙组.
根据资料三回答:
(6)听课时,老师讲话产生的声波引起同学们的鼓膜震动,耳蜗能够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递到位于大脑皮层中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7)记笔记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笔记本,同学们既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又能看清笔记本上的字,这是因为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
(8)课堂讨论时,同学们因争论问题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此时,体内肾上腺激素分泌明显增多,这种激素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而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