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 4个罐头瓶编号 1﹣4号,每一瓶底放 6层餐巾纸,每一瓶中放 10粒大豆种子于餐巾纸上.
步骤二:将 1﹣4号瓶做了如下不同的处理,5天后取出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
编号 | 处理方法 | 实验现象 | ||
1 | 不做处理 | 盖上瓶盖 |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 不萌发 |
2 | 不做处理 | 盖上瓶盖 | 放入5℃的培养箱中 | 不萌发 |
3 |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 盖上瓶盖 | 放入5℃的培养箱中 | 不萌发 |
4 | 向瓶中加水至餐巾纸湿润 | 盖上瓶盖 | 放入25℃的培养箱中 | 萌发 |
请你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了( )种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 1号瓶与( )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3号瓶与( )号瓶组合,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
(2)在本实验中,要判断哪几号瓶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必须考虑两个条件,一是变量必须( ),二是( )组必须满足种子萌发的全部环境条件.
(3)该实验设计了罐头瓶加盖瓶盖,你认为其必要性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神经调节方面的论述,经不起科学推敲的是( )
A.“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脊髓的传导功能由其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完成
C.小儿对排尿的抑制力较弱是由于脊髓的发育尚未完善
D.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麻痹了小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 L,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 L。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排尿意义的阐述中,不恰当的是( )
A.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
B.被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C.人体排出尿能起到排出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的作用
D.为维持体内水分的相对平衡,人每天的喝水量不少于一天内形成的原尿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三种液体(原尿、尿液、血浆)中各主要成分的含量,请根据表回答:
成分种类 | 尿素 | 尿酸 | 葡萄糖 | 无机盐 | 蛋白质 |
A | 0.03 | 0.004 | 0.10 | 0.90 | 0 |
B | 1.8 | 0.05 | 0 | 0.89 | 0 |
C | 0.03 | 0.004 | 0.10 | 0.90 | 8.0 |
(1)指出样品A、B、C三种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C相比,A中不含有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的作用.B与A相比,B中不含有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的作用.
(3)A中的尿素含量与C中的一样,而B中的含量高,这是由于_________.由肾脏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的含量减少了,_________气体增多.
(4)尿液形成后通过输尿管输送到_________暂时储存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生物有 。
(2)曲中的非生物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过程叫排泄,下列属主要排泄途径的是
A. 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
B. 某些代谢废物随粪便排出
C. 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D. 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统计,人类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大多来自视觉,其次是听觉。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否有相似之处?
(1)视觉的形成:光线穿过角膜,通过_______进入眼球内部,经过_______的折射,正好落在_______上,刺激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_______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_______中枢,形成视觉。
(2)听觉的形成:声波通过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_______的振动,并通过听小骨把振动传导到内耳,刺激_______内的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_______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_______中枢,形成听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