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0899  120907  120913  120917  120923  120925  120929  120935  120937  120943  120949  120953  120955  120959  120965  120967  120973  120977  120979  120983  120985  120989  120991  120993  120994  120995  120997  120998  120999  121001  121003  121007  121009  121013  121015  121019  121025  121027  121033  121037  121039  121043  121049  121055  121057  121063  121067  121069  121075  121079  121085  121093  150026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从营养方式上,一些微生物(如蘑菇)以腐生方式生活,在生物圈中属于 __________;一些微生物(如肺炎球菌)以寄生的方式生活,属于___________;还有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___________。所以,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阶段,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产生语言 ②直立行走 ③制造简单工具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实验,根据下面的设计方案,请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

(2)作出假设:_____

(3)设计方案:

①选择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分别标上甲、乙和丙。

②向甲、乙、丙三瓶中分别装入1~2厘米的沙子,再注入等量河水。

③向甲瓶放入水草和以水草为食的淡水螺等动物,动物和水草的生物量比值约为1:10。

④向乙瓶中只放水草、丙瓶只放淡水螺等动物,放入量皆与甲瓶_____

⑤密封甲、乙和丙三瓶,放在光照较强处。一个月内,定期观察记录甲、乙和丙瓶中水质变化及生物生存状况。

(4)得出结论:_____装置的动植物存活时间最长,生态系统最稳定。

(5)讨论:

①此实验方案中,乙瓶的作用是_____

③一般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_____,食物链和食物网越_____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本身就越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

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地,以前曾盛长森林和草原。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使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土质贫瘠,经过干旱风沙活动,草原急速退化成沙漠。有人把科尔沁沙地称作“人造沙漠”。沙漠是丧失了生产能力的土地,一旦形成,不仅恶化了气候,还破坏了许多动物栖息的场所,更为严重的是任其发展,就难以自行恢复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

(1)说“沙漠是丧失了生产能力的土地”,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生态系统的生产者________________难以自行恢复,赖以生存的消费者____________包括人也难以在此生息。

(2)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造成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因素,即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坏了这里的植被,进而导致土质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____,急速退化为沙漠。

(3)土地的沙漠化将严重地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科尔沁沙地演变的事实,警告人们应遵循法则,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要大规模地______________,这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使人类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老师指导大家完成“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大家统计出鼠妇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如表,请回答:

时间

环 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明 亮

4

2

3

1

2

2

1

1

0

0

阴 暗

6

8

7

9

8

8

9

9

10

10

(1)如果让你去寻找鼠妇,可能找到的地方是______

A.水泥路灯下 B.村外池塘中 C.庭院花盆下 D.疏松士壤里

(2)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A.水分 B.温度 C.湿度 D.光照

(3)想得出结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需实验第10次数据的______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值 D.任意值

(4)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用______只鼠妇会有很大的误差,用______只鼠妇能得出可信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诗中描写的生物有______。(一种即可)

(2)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______

(3)高大的桃树是由一粒种子萌发、生长而成,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______

(4)同一棵桃树上开的桃花,其大小形状有差异,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______

(5)桃花落了就会结出果实,人们发现向阳处的果实长得又红又大,还特别甜。而背阴处的果实又青又小口感也不好,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Ш.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GM玉米应该被明令禁止

野生动植物保护团队要求明令禁止种植一种新的基因改造(GM)玉米。

这种GM玉米被设计成不会受到一种新强力除草剂的影响,但是这种新除草剂会杀死

传统的玉米,也会杀死长在玉米田中的大部分野草。

环保人士说,杂草是一些小动物,特别是昆虫的食粮,使用新的除草剂与GM玉米将

会对环境有害。支持使用GM玉米的人士则说,科学研究也显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上述文章提及的科学研究的细节如下:

●随机在全国各地200处地方种植玉米。

●每块玉米田被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种植基因改造(GM)玉米并使用新的强力除草剂,另一

半则种植传统玉米及施用传统除草剂。

●在施用新除草剂的GM玉米田中所找到的昆虫数量与施用传统除草剂的传统玉米田中所找到的昆虫数目大致相同。

1科学家将抗除草剂基因引入玉米,从而研制出抗除草剂的GM玉米。这种技术属于

A. 克隆技术 B. 组织培养

C. 杂交技术 D. 转基因技术

2下列有关GM玉米变异及其产生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可遗传变异,因为转入了抗除草剂基因

B. 可遗传变异,是强力除草剂诱导发生的

C. 不可遗传的变异,可能是土壤的原因

D. 不可遗传的变异,可能是昆虫的原因

3文中进行研究:“每块玉米田被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种植基因改造(GM)玉米并使用新的强力除草剂,另一半则种植传统玉米及施用传统除草剂。”该实验设计的不严谨之处是

A. 不符合等量对照实验原则

B. 不符合平行重复原则

C.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D. 不符合随机原则

4有科学家担心,由于这种GM玉米不会受新强力除草剂的影响,从而使农民大量、反复使用强力除草剂,导致杂草的抗药性增强,这种杂草同样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强力除草剂会导致杂草抗药性增强原因的是

A. 杂草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B. 强力除草剂的使用使杂草发生了抗药性的定向变异

C. 只有对强力除草剂具有抗药性的杂草才能生存下来

D. 杂草抗药性增强是强力除草剂对杂草定向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分生组织。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三叶草、乌贼、珊瑚);丙地层(马、象牙、犀牛)。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的排列应是

A. 丙、甲、乙 B. 乙、甲、丙

C. 甲、乙、丙 D. 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两个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根据你学的知识,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死了B.没有带芽眼C.块太小D.没有根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________种在甲花盆内,将________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________

④预计________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________

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