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1078  121086  121092  121096  121102  121104  121108  121114  121116  121122  121128  121132  121134  121138  121144  121146  121152  121156  121158  121162  121164  121168  121170  121172  121173  121174  121176  121177  121178  121180  121182  121186  121188  121192  121194  121198  121204  121206  121212  121216  121218  121222  121228  121234  121236  121242  121246  121248  121254  121258  121264  121272  150026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组说法是正确的是( )

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个部分组成

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③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整个切面都变得一样蓝

④种子中的子叶发育为叶,胚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为基,胚根发育为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藻类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三类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C. 蕨类植物无根、蒸、叶的分化 D. 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每年制造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的生态系统是( )

A. 农田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湿地生态系统 D. 湖泊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动物与其对应结构不相匹配的是(  )

A. 蛔虫﹣角质层 B. 蚯蚓﹣皮肤 C. 河蚌﹣外壳 D. 蜘蛛﹣外骨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植被类型中,所生长的植物最耐旱的是( )

A. 荒漠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热带雨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代谢类型多种多样。请回答:

(1)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种营养方式称为_________;这种营养方式的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如枯草杆菌等,这种微生物对生态系统中的_____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有些微生物能够利用__________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它们属于__________者,如蓝细菌等。

(3)微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如:烤制面包或蒸馒头时利用___________;制酸奶利用___________;青霉、放线菌等可以产生______________,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多样性锐减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保护动物的多样性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请你用一句话向社会发出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呼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是研究光合作用的一个经典实验,该实验的正确步骤是( )

①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②把部分遮盖的叶片取下并去掉纸片;

③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④将天竺葵叶片用 黑纸遮盖一部分;

⑤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 ⑥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

A. ④③⑤②⑥① B. ③④⑤②⑥① C. ①③④⑤②⑥ D. ③④⑥②⑤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主要使用下列哪一种方法( )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文献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提到的动物中,具有门齿、臼齿,没有犬齿的是______

(2)鹿群有雌鹿群和雄鹿群,这体现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的多样性。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小组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