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省各地非常重视大中城市的美化绿化工程。大面积绿化既能美化环境、绿化环境,还能控制温室效应,其控制温室效应的依据是
A. 绿色植物发达根系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B.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
C. 森林覆盖可以防风、阻挡流沙
D.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转化二氧化碳,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学习分类知识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习分类知识可以识别生物,从而开发和利用生物
B. 学习分类知识可以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 学习分类知识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物种多样性
D. 学习分类知识的主要作用是把对人类有害的生物完全杀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一)预习思考
我国是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生物多样性也同样受到严重的威胁,如台湾云豹等物种已经不复存在.在我国的有部分濒危物种,如大熊猫、扬子鳄、麋鹿、藏羚羊等.其中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栖息地,平均每平方公里仅存0.2头,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然不时作响.
(二)设问解疑
(1)问: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主要生活在川、陕等地的,它主要以哪种生物为食物?
A.树叶B.竹叶C.青菜D.肉类
答:大熊猫主要以________为食物.
(2)问:从以上资料分析、生活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藏羚羊,除了由于其生活环境恶劣外,你认为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1900年麋鹿在中国灭绝,只在英国的乌邦寺公园保留了18头麋鹿种群.1985年乌邦寺公园将22头麋鹿送回了中国,实现了“麋鹿还家”.1993年首发麋鹿送归故土–湖北石首,你认为要保护好麋鹿,最有效措施是什么?
答:要保护好麋鹿,最有效措施是建立________.
(4)扬子鳄是比较古老的爬行动物,被誉为“中生代的活化石”.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沿岸沼泽地的扬子鳄,由于长江中下游湿地遭到了严重破坏,河段被围成了农田,造成扬子鳄的野生数量大减,你认为保护扬子鳄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答:保护扬子鳄的根本措施是保护扬子鳄的________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简洁转新
(5)问:面对大熊猫、藏羚羊、麋鹿、扬子鳄等濒危动物的偷猎者,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答: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与生物分类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常作为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B. 同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最近的
C. 分类单位越大,其包含的生物种类反而越少
D.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世纪以来,卫星、飞船、航天飞机、宇宙空间站相继问世,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能发射返回卫星的三个国家之一。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上大在的水稻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培育出的水稻穗大粒多,亩产高大600kg,蛋白质含量增加了8%-20%,生长期平均缩短10天。
(1)为什么“太空水稻”能够增产、品质改善并缩短生长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有“太空水稻”返回地面种植都能增产且品质都能够大幅度改善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空水稻”所具有的优良形状能遗传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出现的各类变异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
A. 长期在野外工作皮肤变黑 B. 肥沃土壤中生长的小麦比一般土壤中小麦茎秆粗壮
C. 人工培育的韭黄叶片呈黄色 D. 在一株玉米上出现一粒紫色的玉米穗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永春牛姆林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闽南的西双版纳,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牛姆林“镇山之宝”之称的青钱柳,有野生脊椎动物118种,其中蟒蛇、穿山甲、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鹰类、白鹇等11种动物属国家重点保护对象。请回答:(9分)
(1)白鹇是一种鸟类,其运动方式主要是 ,与之相适应的特点是 (举一点)。
(2)大灵猫、小灵猫为 动物,其胚胎发育方式为 (填卵生或胎生)。
(3)青钱柳又名摇钱树,和裸子植物相比,其种子外有 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4)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属于 生态系统,区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体现了生物 的多样性。
(5)牛姆林植物繁茂,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区内植物通过 作用能降低气温、增大湿度;而通过 作用能增高空气的含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