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21396  121404  121410  121414  121420  121422  121426  121432  121434  121440  121446  121450  121452  121456  121462  121464  121470  121474  121476  121480  121482  121486  121488  121490  121491  121492  121494  121495  121496  121498  121500  121504  121506  121510  121512  121516  121522  121524  121530  121534  121536  121540  121546  121552  121554  121560  121564  121566  121572  121576  121582  121590  150026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醉酒驾车的人,其脑、眼、手、脚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大大降低,往往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也无法控制好油门、刹车和方向盘,容易发生事故。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 小脑和脑干B. 脑干和脊髓C. 大脑和脑干D. 大脑和小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DNA D. 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持自身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

A. 热带雨林B. 湖泊C. 农田D. 寒温带针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要把视野左上角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可把玻片标本往左上角移

B. 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 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象是“b”,在载玻片上的实物为“d

D. 物像放大的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诸血皆归于心”的论述,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已有一定的认识。

公元2世纪,古罗马医生盖仑提出了“血液运动潮汐说”,他认为:人体心室的隔上有小孔,右心室的血液可由小孔进入左心室;血液由肝脏合成,与“生命灵气”混合后,在血管中沿一定方向流动,再流向相反方向。

16世纪,科学家发现:心脏左右心室之间的隔膜很厚,没有小孔;右心室的血液要经过肺,到达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这些发现指出了盖仑学说的错误。

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通过解剖观察心脏,发现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他又通过定量计算发现:每小时由心脏压入主动脉的血液约245.4千克,相当于人体重的3-4倍!这样大的血量决不可能立刻生成或同一时间内由静脉储存。由此,哈维断定血液在体内是循环的。哈维还用实验方法确定了血液流动的方向。他找出还在跳动的A血管,用镊子把它夹住,发现离心脏较近一端(近心端)的血管膨胀起来,而离心脏较远一端(远心端)马上瘪下去;他又用镊子夹住大的B血管,其结果正好相反:远心端血管膨胀起来,近心端血管瘪下去。哈维最终得出结论:血液由心脏这个“泵”压出来,通过动脉流向身体各处,再从静脉流回心脏,这样完成了血液循环。

哈维曾断言: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会有某种肉眼见不到的起连接作用的血管,但限于当时的条件,他没有找到这种“中介血管”。166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发现了毛细血管。随后,列文·虎克又证实了毛细血管连接着动脉和静脉,从而使血液循环理论进一步完善。

(1)盖仑的“血液运动潮汐说”有多个观点与科学事实不相符,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观点:_____

(2)16世纪的科学家发现:右心室的血液经过肺到达左心房,从血液循环途径上看这属于_____循环,具体的路径是:右心室→_____→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哈维解剖观察心脏时,发现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能够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_;在心室与_____间也有类似的结构。

(4)根据资料,哈维没有发现的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之间的“中介血管”是_____。该血管的主要功能是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_____,它数量多,分布最广,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且血液速度最_____,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5)通过阅读“血液循环”发现史的这段资料,你的收获或体会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的多种多样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 体液大量损失

C.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D. 排汗过程出现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分解者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再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6月14日为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患有传染性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

B. 适量献血不影响健康,还能促进人体的造血功能

C.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人可少量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D.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吸气时,呼吸道会对空气进行一定的处理。下列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鼻腔的鼻毛——湿润空气B. 鼻黏膜的毛细血管——清洁空气

C.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温暖空气D. 气管黏膜分泌的黏液——清洁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