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年初,特大蝗灾在非洲暴发并向南亚蔓延。据媒体报,南亚某国用“鸭子军队”帮助灭蝗,并取得很好战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蝗虫有三对足,有翅能飞行,属于昆虫B.蝗虫属无脊椎动物
C.蝗虫的运动方式有三种D.以鸟治虫,是仿生的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一些细菌属于消费者B.真菌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
C.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原核生物D.某些细菌可产生抗生素,如青霉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使得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关于影响我们健康生活的疫情,你了解多少呢?请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微生物,是一种大小约120纳米、具有类似王冠外形的病毒,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使得疫情快速爆发。疫情严重期间,政府要求市民居家生活,杜绝聚集,外出时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都是有效的预防传染病措施。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注射疫苗是一种很常见的措施。我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制新冠疫苗: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并注入人体产生免疫。据报道,目前我囯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此次试验将志愿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三组,每组36人,经过筛选和体检后,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可以接种疫苗,注射后将集中隔离观察14天。接种后半年内,医学团队会进行多次随访,看其是否有不良反应,以及体内是否产生抗S蛋白特异性抗体。有了抗体,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抵御病毒了。
(1)新型冠状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构成,病毒营_____生活。当人体最初感染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我们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原微生物对抗,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哪些?_____。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具体做法是什么?_____(回答三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787年,有一个叫菲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用以培养胭脂虫,作为生产染料的原料。不料一些仙人掌流失到种植园外。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1925年,它们已演化成了近20个野生品种,并占领了大片土地,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其他植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了它们的繁衍。
(1)在此材料中,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中的_____因素。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同时也能_____环境。
(2)澳大利亚的原有植物与仙人掌之间的关系是_____,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的关系是_____。(填选项)
A.捕食 B.竞争 C.共生 D.寄生
(3)这段材料说明我们在引进外来物种时要充分考虑是否会影响本地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了_____多样性、_____多样性和_____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它的主要措施是_____。
(4)请写出这个资料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选择下列所给的动物行为类型,填写到各个动物行为后面。
动物行为类型:生殖行为 觅食行为 防御行为 迁徙行为
①金龟子落地装死________。
②雌雄青蛙抱对________。
③老鼠偷吃粮食________。
④家燕春季从南方飞往北方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桑蚕探究家蚕的取食行为。
背景资料: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而不取食樟树等非桑树的叶,这是由于桑叶中有家蚕喜欢的某种物质。
提出问题: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这一表现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
制定计划:
(1)实验用的家蚕应该选择__________。
A.长大的家蚕 B.家蚕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家蚕 C.蚕蛾
(2)你会选择哪两种植物的叶片进行对照实验呢?
a:__________的叶片,b:________的叶片。
(3)实验时,每一组家蚕的数量最好是__________。
A. 1 只 B.10 只
(4)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相吻合,那么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