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其生物兴趣小组准备探究使食物腐败的细菌是在食物中自然发生的还是从外界空气进入食物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准备甲、乙两套装有牛肉汁的培养皿。并且均需要经过高温灭菌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
(2)将甲打开,暴露在空气中,而乙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并且将它们放置在同等的条件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这时环境条件要求温暖、潮湿,原因是____。
(3)几天之后,同学们发现甲装置中的牛肉汁开始腐败,而乙没有丝毫变化,因而初步断定 ____ 。
(4)为了进步验证当初的假设,他们又将乙打开,放置在与甲相同的条件下,几天之后,乙中的牛肉汁果然发生了与甲相同的变化,因而同学们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____。
(5)绝大多数细菌细胞内不含叶绿体,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____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科学家实验:一棵25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吸收150毫米降水,22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时可吸收300毫米降水,裸露地每小时吸收降水仅为5毫米.林地的降水有65%为林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而在裸露地面,约为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7倍.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的森林,相当于一个二百万立方米的水库.
(1)树木能吸收大量降水的结构是______,它与吸水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______.
(2)植物能大量吸水的动力来自于______,这种功能进行的主要部位是______.
(3)通过学习,你认为森林的主要作用是(至少答出三点):______.
(4)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何感想?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在自然界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是动物对其周围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的适应,那么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 )
A.只是认识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B.把有害的动物全部消灭
C.认识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除对人类有害的动物
D.以上三项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表格和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下表为我国部分动植物类群已知种数的百分比。
类群 | 我国已知种数 | 世界已知种数 | 百分比% |
哺乳动物 | 581 | 4340 | 13.39 |
鸟类 | 1244 | 8730 | 14.25 |
爬行类 | 376 | 6300 | 5.97 |
两栖类 | 284 | 4010 | 7.08 |
鱼类 | 3862 | 22037 | 17.53 |
蕨类植物 | 2200-2600 | 10000-12000 | 22.00 |
裸子植物 | 240 | 850-940 | 26.70 |
被子植物 | >30000 | >260000 | >10 |
资料二:据统计,目前中国有将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近两成动植物濒危。《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约占其总数的24%。而在全球,每一小时就有一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我国珍稀物种-普氏原羚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目前种群数量不超过200只。
(1)除资料一的表格列举的生物类群外,你还知的生物类群有______(至少答出一种)。
(2)资料一的表格表明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_______的多样性。
(3)《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约占其总数的24%。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4)为了保护数量急剧减少的普氏原羚,你认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
(5)将表格中出现的脊椎动物类群按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幼狮天生的利爪能够帮助它成功狩猎,本能的突袭那些引起它注意的目标,这非常有利于它的生存,然而,要想完全掌握捕猎技巧,还需要不断实践以积累经验。
资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资料三: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的饮水能力,人们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资料一说明______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的优越性在于使动物能够______。
(2)资料二中雌雄蛾靠“气味”爬到一起,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______。
(3)资料一的捕猎行为,资料二中蚕蛾的繁殖行为,从动物获得的途径看,蚕蛾的行为属于______,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决定的。
(4)资料三中,野马形成的到水坑饮水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虽然林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严禁违法猎捕和经营野生动物,但在某些地方,不法分子违反国家规定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此,你认为应该( )
A.坚决取缔经营场所,处罚责任人B.先检疫后经营
C.允许偏僻地区适当经营D.建立更多自然保护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提高了生物的适应能力
D.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这属于学习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间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
A.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
B.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
C.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D.雌性美国白蛾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