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鸡枞是一种名贵食用菌,它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亚热带红壤山林的山坡和野草从中的白蚁窝上,白蚁食鸡枞的孢子和菌丝,鸡枞的孢子则靠白蚁的多种酶溶解而萌发,萌发时先在蚁巢及其周围的土壤中长出大量菌丝,再从上面长出子实体,初出土时,菌顶部像蒜头,生长很快,以后逐渐展开呈伞状,其伞盖下面的菌褶上生有大量的孢子,成熟后随风飘散,一旦落到适宜的地方就再次长出鸡枞。
(1)鸡枞在生物分类中属于___,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它只能依靠地下的___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___进行腐生生活。
(2)鸡枞与白蚁的关系属于___关系。
(3)鸡枞的生殖方式属于___。
(4)白蚁属于___动物中的___纲,白蚁群体中靠___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到春季,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 甲 | 乙 | 丙 |
实验处理 | 将烤干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新鲜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 将①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 |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 |
请回答:
(1)甲与乙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探究___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如果丙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新鲜和低温(0℃以下),则乙与丙也构成对照实验,预测该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实验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___。
(3)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有什么启示?答: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给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用刚从受精卵里孵化出来的青菜虫做实验:把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榨成汁涂抹在滤纸上,旁边放着其他植物的叶子,结果菜青虫去啃食滤纸,却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
材料二 成年的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到高出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上去摘香蕉。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动物的行为按获得的途径可分为___行为和学习行为。
(2)材料一中菜青虫的行为属于___行为,这类行为是动物___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所决定的。
(3)材料二中黑猩猩的行为是在___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下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 | 装置标号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种子数(粒) | 发芽率(%) | ||
温度(℃) | 湿度 | 光照 | ||||
甲 | A | 25 | 潮湿 | 有光 | 100 | 96 |
B | 5 | 潮湿 | 有光 | 100 | 0 | |
乙 | C | 25 | 干燥 | 无光 | 5 | 0 |
D | 25 | 潮湿 | 无光 | 5 | 100 | |
丙 | E | 25 | 潮湿 | 有光 | 100 | 97 |
F | 25 | 潮湿 | 无光 | 100 | 98 |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
(2)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缺陷,请指出_____。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_____组的实验装置。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_____(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5)上述装置中,若加入适量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发现A、E中的幼苗生长得最好,原因是展开后的幼叶能够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证明细菌对动物遗体有分解作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试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鱼的内脏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向鱼的内脏上滴加一些蒸馏水,使鱼的内脏保持潮湿。
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细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二: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细菌的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三: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细菌的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细菌
的环境条件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要选用相同实验材料的目的是形成______实验。
(2)要让实验材料保持潮湿的理由是细菌适宜生活在______环境中。
(3)三种方案中,最好的方案是______,在这一方案中实验变量为______,你预计几天后该方案的试验结果是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为______。
(4)另外两种不太理想的方案各自的主要问题分别是______。
(5)若学校请你们小组处理一批可降解的垃圾,根据实验结论,提出可行性方案: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