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项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A.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2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再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好氧的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填“表”或填“底”)层吸取.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________ .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破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
①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填“有利”或填“有害”)刺激.
②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填“有利”或填“有害”)刺激.
(4)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反射活动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伟同学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请你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通常情况下,使用(填“高”或填“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观察中发现,血液快速地由视野的左边向右边流,这是血管.
(4)在继续观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血管A,B,C,它们各是什么血管?
A是血管;B是血管;C是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夏天,食品容易发馊,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天气炎热,食品中的水分蒸发过快
B.光照时间长,空气干燥
C.温度较高,食品中的细菌、真菌生长繁殖快
D.昼夜温差大,食品中的有机物分解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回答: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其结构基础是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
A.②是效应器,能接受③传来的信号作出反应
B.④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神经冲动传导顺序是④⑤③①②
D.⑤能将来自③的神经冲动传至④,引起反射
(3)图中Ⅰ结构的名称是 , 主要由神经元的组成;Ⅱ结构的名称是 , 主要由组成.
(4)从反射的类型来看,缩手反射属于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的是()
A. 向日葵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B. 椒草的叶能长成新植珠
C. 月季可用枝条来扦插繁殖 D. 桃可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2)通过对不同年代的地层里埋藏的生物化石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到 , 从水生到陆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菜蛾分布范围广、抗药性强,是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头号杀手”。2013年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小菜蛾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其在该项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人们将有望通过基因技术防治小菜蛾,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
(1)小菜蛾幼虫生来只吃十字花科植物,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行为。
(2)如图所示,小菜蛾的发育过程属于发育。其体表具有 , 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长期使用农药,使小菜蛾的抗药性逐代增强,这可以用达尔文的学说来解释。
(4)通过破译,发现小菜蛾之所以抗药性强,原因是它具有强大的杀虫剂抗药基因组,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控制的。
(5)从环保的角度看,与使用化学农药相比,利用基因技术防治小菜蛾的优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血液流经某机构B的示意图,请回答:
(1)若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则A血管是脉,C血管是脉.
(2)若B为毛细血管网,当A中流静脉血,C中流动脉血时,B是(填“组织处”或填“肺泡处”)的毛细血管网.
(3)若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则C中的血液是(填“动脉血”或填“静脉血”)
(4)若B是臀大肌处的毛细血管网,则A血管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