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进行早期胚胎发育后,移植到母体内继续发育而诞生的婴儿。请问:早期胚胎最可能移植到母体的哪一部位( )
A. 输卵管 B. 子宫 C. 卵巢 D. 阴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A、谷类(米、面)、薯类;B、禽、鱼、蛋、瘦肉类;C、蔬菜、水果类;D、油脂类;E、豆和豆制品、奶和奶制品类,并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如图),提倡城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以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1)请根据营养学家的建议,将“宝塔”补充完整(将食物种类代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2)这些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和等六类营养物质.
(3)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青春期,每天应比成年人多摄取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即金字塔第、层的食物.
(4)张爷爷血脂高并患有冠心病,请帮他分析一下,他在饮食中应少吃第层的食物.
(5)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易患 , 而佝偻病则一般是由于缺乏含的无机盐或缺乏所造成的.
(6)有人营养不良,也有人营养过剩.小娟是一名可爱的胖女孩,为了使身材变得苗条,她下决心减肥,于是每天很少吃饭,只吃零食和一些水果.你认为小娟的减肥方法可取吗? . 请你给她提出一此科学减肥的建议(至少答出一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方括号内填图几序号,横线上填相关内容)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 其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内.
(2)图二中,C所代表的是 , D所代表的是 .
(3)参考图二,比较三大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分解:
营养物质 | 在消化道中开始分解的场所 | 在消化道中最终分的物质 |
淀粉 | ||
蛋白质 | ||
脂肪 | 甘油和脂肪酸 |
(4)在人的消化系统中,多种消化腺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任选一种(肝脏除外),用“××腺→××液→××酶”的形式,写出该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及其中所含消化酶的名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庭性,病种多、发病率高,目前发现的遗传病超过3000种,估计每100个新生儿中约有3~10个患有各种不同、的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遗传角度分析,一对正常夫妇生一个患病女孩,此现象称为________.
(2)根据遗传图谱可以看出,该遗传病属于________控制的遗传病.
(3)II2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___.
(4)II3和II4第一胎生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可以生第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的抗虫烟草,能够抗虫的根本原因是
A. 细胞中含有抗虫的基因 B. 能够使害虫不能靠近
C. 能产生苏云金杆菌 D. 能够产生杀虫毒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是女性排卵、受精和胚泡发育示意图,图二是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的状态示意图.请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方括号内填图中的序号,横线上、圆括号中填相关内容)
(1)在女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 , 因为它能够产生 , 并且分泌 .
(2)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
(3)完善下列人的生殖过程流程图(在括号中填上相关名称):
(4)参考图二,并结合你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会大大加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A. 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 生态系统无法稳定
D.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中,小刚提出的问题是“花生仁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实验装置如图,下面是小刚实验中的几个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两个同样的锥形瓶内加入等量的水,并插入温度计,使温度计下端处于水的中央
B.燃烧种子前先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
C.取一个花生仁和一个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差异
D.重复实验3次,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