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捷
B.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C.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繁殖期的活动
D.动物园用闭路电视研究东北虎生育幼虎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香蕉营养丰富,是人们非常喜爱食用的一种水果。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一些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他们将3只甲瓶和3只乙瓶随机均匀的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瓶类 | 甲瓶 | 乙瓶 | ||||||
瓶号 | 1 | 2 | 3 | 总计 | 1 | 2 | 3 | 总计 |
果蝇数量 | 2 | 3 | 5 | 10 | 36 | 35 | 37 | 108 |
(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设计甲乙两种瓶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4)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玻片标本中的一个生物细胞,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该细胞的结构特点,可判断此细胞为细胞.
(2)该细胞最外层是 , 3是 , 它能够进行而制造有机物.
(3)该细胞进行分裂时,首先变化而且变化最明显的是 .
(4)如果该细胞是用10×目镜和10×物镜进行观察的,则此细胞被放大了倍.如果要使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更清晰,可略微调节显微镜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酵母菌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小金据此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图甲为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选用2套图甲装置分别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将表中所示液体吸入相应注射器中;
②将装置恒温1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各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
③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A中的液体缓慢推至B中后再夹紧止水夹,恒温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重复试验3次并取平均值;
④改变实验温度(温度设置:0℃、10℃、20℃、30℃、40℃、50℃、60℃),重复步骤①②③步骤。在不同温度下,步骤②中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均为0,步骤③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注射器B活塞对应的刻度变化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写出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化学方式________________。
(2)对照组的注射器B中应吸入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因其加热自分解的特性,一般不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小金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作为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材料是可行的,请从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他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七(1)班学生小明选用一棵银边天竺葵做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帮他解答并完成实验.
(1)实验过程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a.向叶片上滴加碘液;b.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c.用清水漂洗;d.观察颜色变化;e.用酒精脱色;f.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g.阳光下照射3﹣4小时.
(2)上述实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图中A处(遮光部分)是色,原因是 . 图中B处是色,原因是 . 图中C(银边)的颜色没有变蓝,说明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许多实验中都使用了显微镜观察生物,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2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200倍;在如图四个镜头中,放大倍数最小的组合是哪两个 .
(2)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变暗,这是因为 .
(3)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e”字,则玻片上写的字是 .
(4)小刚在视野的左上方看到一个细胞,他想把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朝方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
组号 | 培养皿号 | 操作 |
A组 | 1号 |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
2号 | 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 | |
B组 | 3号 |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
4号 |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两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________号。A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B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下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观察1号培养皿发现,菌落〔1〕呈黑色、绒毛状,应该是__________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