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回答问题:
父 | 母 | 女儿 | |
眼睑的形状 | 双眼皮 | 双眼皮 | 单眼皮 |
有无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无耳垂 |
舌头能否卷曲 | 能卷舌 | 能卷舌 | 能卷舌 |
(1)表格上所涉及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
(2)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_____;父母的舌能卷曲,女儿的舌也能卷曲,此现象称为_____.
(3)若双眼皮的基因为A,单眼皮的基因为a,写出家庭成员的基因型:父亲:_____,母亲_____,女儿_____.
(4)这对夫妻如果再生一个孩子,生女儿的可能性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问题: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__.
(4)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键是__.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形容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图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的发育顺序为_____(填序号),发育方式为_____
(2)家蚕的发育是从_____开始的,采食桑叶的阶段为_____
(3)青蛙的发育与家蚕的发育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受精方式明显不同:家蚕是_____受精;青蛙则是_____受精
(4)蝗虫与家蚕的发育过程不同,因为蝗虫没有经过_____这个发育期。因此,像蝗虫这样的发育方式称为_____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始的单细胞藻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
B.结果是都产生有利的变异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较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肾脏的功能是____,当肾功能衰竭而无法顺利排除____等代谢废物时,人就会因中毒而死亡。
(2)血液透析时,为了顺利将血液导人人工透析机,常常将临近的动脉和静脉相连,形成动静脉瘘,然后再进行静脉穿刺,如下图所示。这主要是因为动脉内____,静脉分布较_______,将二者优势结合,既可以减少透析时间,又便于操作。经透析之后的血液经_______(选填“A”或“B”)点回流至人体。
(3)与肾单位相比,人工透析机的工作过程不具备____功能,故透析结束后,病人应及时补充营养物质,避免出现低血糖等症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时刻进行的。图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l)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__作用固定在植物体内,同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___作用被分解。
(2)从图中不难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人们不能随意杀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3)图中[4]__________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水、[ ]__________、[ ] ______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__________。可见,[3]可作为__________参与自然界的__________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植物细胞示意图是(__________)图,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有 __________。(任写一项)
(2)图中②④⑥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其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 。⑥的名称是_________ 。
(3)我们从婴儿到青少年,个子长高了很多,其根本原因是(______)
A.经常喝牛奶 B.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C.参加体育锻炼 D.父母的养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